选枣、泡枣、和面、醒面(发酵)、下笼屉、整形、上彩……,春节将至,年味愈浓,阳信县牛王堂村刘秀华和丈夫魏连恒又开始忙碌起来,手工制作当地人喜爱的年俗面食——“步步糕”。一排排贴着鲜艳的大红“福”字,头顶粉色桃子,步步糕给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火红的年味。
在阳信,步步糕可是过年过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它由鲁北农村的一种传统面食发展而来,为多层枣糕逐级叠加成“塔”形而得名,因为有“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是当地人庆贺传统佳节常用的美食。
魏连恒夫妇俩从年开始做年糕,做到现在已经16年头了,每年进入腊月,都是魏连恒夫妇俩最忙的时候。一个腊月总共要用四十几袋三千多斤面、一千多斤枣。魏连恒说:“今年我们要忙到腊月二十六,虽然比往年少做两天,但是没少做。”
据刘秀华介绍,制作步步糕制作的每个过程都有一些技巧和经验,一不小心就起了泡,开了裂,或者变形不能用。只见刘秀华用特制的笔小心翼翼地放到桃子上,两笔间桃花栩栩如生。丈夫魏连恒则在一旁制作步步糕花瓣,只见一小块面剂、一个枣在魏连恒手里两三下就变成了糕瓣。
“平常做过最高的就是1.2米的了,一般最受人们欢迎的是70或80公分的这两种。”魏连恒说,步步糕选用的每颗枣都是刘秀华经过精心挑选的,大小均匀。另外,每个面剂的重量也都是经过称量的,这就保证了年糕的美感。魏连恒将制作好的糕瓣合成糕层后放到特制的笼屉里,醒面一个小时左右,再在放入特制的蒸锅里进行蒸糕,蒸熟之后,按照大小将每层垒起来再上彩,一个新的步步糕就成型了。
“步步高”年糕年入选滨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刘秀华成为这个技艺的传承人。为了传承好这项技艺,刘秀华也学着当前时尚开始直播教学,“就是忙起来的时候,忘了和网友互动。”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剑桥通讯员王洪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