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柴米油盐,爱意满满。
岁末将尽,家乡的味道,是每一个异乡人
释放对家乡思念的载体。
不管我们身处何地,
只要尝上一口家乡的美食,
就能积蓄充足的动力,让自己不断向前。
远离家乡,有的人成为
写字楼格子间里的白领,
有的人是为城市天际线添砖加瓦的工人,
还有的人选择成为快递员、外卖骑手,
用里程丈量城市的距离,
在城市的发展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异乡人偶尔登高远眺,
血脉中的记忆指引灵*飘向远方。
家乡在哪里?
除了记忆,还有什么可以连接家乡?
也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乡音可以改,胃要始终留给叫做「家」的地方。
人在他乡,胃在故乡。
食物,就是身体里那种
无需刻意、不自觉的乡愁。
如陈晓卿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
他说,他更愿意相信:
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
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
无论你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
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着,
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
因为一道小菜,思念故乡;
因为一种香料的气味,记起曾经到过的某个地方……
这种细腻的连结背后,是在地食物与一座城、
一片土地之间隐秘的关联。
坐标东北,人比*花瘦,犹记锅包肉。
旧时床前明月光,今朝换作疙瘩汤。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看排骨炖豆角。
月落乌啼霜满天,松仁玉米地三鲜。
君问归期未有期,来盘榛蘑炖笨鸡。
一树梨花压海棠,不如白肉汆血肠。
东北菜,讲究的就是气氛,
吃的豪爽,吃的过瘾。
比如铁锅炖大鱼,炖鱼的同时
在四周贴上玉米饼,鱼肉飘香之际,
正值饼子焦酥之时。等到肉的肥油沁出,
温润了鱼,鱼的鲜味扩散,浸透了肉,
咸和鲜平衡得刚刚好,甚至还有点儿回甜,
这时候配上碗大米干饭,
那真是阳光般同等灿烂的恩物。
桂花糯米藕,梦回乌衣巷。
一口梅干菜入口,浙江人的想象,
绝不止这一种乌漆嘛黑的食物本身,
而是带着江南潮湿的梅雨之味,
旧巷、老灶、烟火。
八宝饭,想想都是甜蜜。
年糕,江南人的白月光。
小吃扎肉,卤猪蹄,南方人也有重口味。
除了生煎,粢饭团也是美味。
上海老城的犄角旮旯里,
老板娴熟地从大铁桶中挖出一勺糯米饭,
把油条裹进去,再撒上白糖,
四大金刚之一的粢饭团便惊艳亮相了。
小笼,像呼唤自家孩子的乳名一样。
可见当地人,对它的偏爱。
最期待的还是蟹*汤包,
轻轻一口,溢出的滚热汤汁和香气,
顺着喉咙滑进去,蟹味十分浓郁,
汤汁清透泛*,还有一点回甘。
在南京,几乎可以看到每一个小区楼下
都有一家炊烟袅袅的馄饨店。
他们一般不说吃馄饨,而是喝馄饨。
如果说煎饼果子是天津人的心中至爱,
同等并列的就是杭州的葱包烩。
把油条和小葱包裹面饼里,
在铁锅上压烤或油炸,不停翻转直至春饼脆,
咬上一口,面皮酥脆掉渣,油条扎实而不硬。
秉承杭州人的传统吃法,
“刷一层辣酱,再刷一层甜面酱。”
还有杭州的油冬儿、个杭州人,
估计有90个都吃油冬儿长大的。
面粉裹住萝卜丝,
经过油锅的磨炼后,香气四溢。
轻轻一口,松脆的外皮与温软的萝卜丝
融合在一起,这大概就是杭州的小确幸。
炸酱面对于北京人来说,
一家一个味儿,谁掌勺,
这家人就只认这个味道。
一半王致和的干*酱,
一半六必居的甜面酱,小碗儿干炸就成。
*瓜丝儿和焯好的绿豆苗儿,
拌着过了两遍水的手擀面,和完一大碗。
呼噜呼噜吃完,
再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汤,齐活!
还有豆汁焦圈、烧饼油条、
包子炒肝炸豆腐之类的,
都是专属于老北京的味道。
那一碗灰白灰白带着一股“馊味儿”的液体,
细细咂摸这滋味儿的时候,
好像只有北京人能回味出来不一样的甘甜。
坐标重庆,屋檐下,阳台边
挂起一排排粉光脂艳、油香绕梁的腊味。
凝聚了人间烟火气。
一口腊味,记忆涌现,
人就想家了。
还有重庆火锅串串香,
自不必多说。
街头的红糖糍粑,
软糯Q弹,香气四溢。
折耳根这种植物的腥气和味道,
似乎是一般北方人难以下咽甚至难以吸收的,
但却是贵州人的偏爱。
洗净的折耳根腌制片刻,
加姜葱、辣椒和香菜后调味,
转眼变出一道辛香扑鼻的小菜。
贵州人擅长制酸,亦喜爱酸食。
酸汤鱼,是他们招待贵宾的一道重要佳肴。
它的美味,不仅仅是一锅红汤,
而是山、林、河、田的集体馈赠。
每个地方的豆腐的味道
与当地的水是密不可分的。
《红楼梦》里贾宝玉一句:“女人是水做的”。
豆腐也是水做的,
所以豆腐和女人便常常来相互比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豆腐。
坐标江西,这里的“霉豆腐”,
不仅仅是妈妈的味道,更是故乡的滋味,
这样的滋味容不得半点杂味!
烧麦本身是北方美食,
加入虾仁和南方特有的细腻,
就变成了我对港式烧麦的执念。
大虾除掉虾线,肥肉打成泥瘦肉切丁,
搅拌后加入香菇等配料,
包入烧卖皮,放鱼卵若干,
上笼屉蒸10分钟出锅。
每当吃到经典味道的烧卖,
瞬间变回东大门夜市里,
手拿「咸柠七」乱跑的中学生。
云南的米线,*的烤馕……
地大物博的中国,
总有一种美味撩起你内心的乡愁。
你想要了解的人、事、物,
其实都能从食物中找到答案。
味道会在我们眼前消散,
味道又会在我们心底永存。
就算时间把它冲淡,就算距离把它隔远,
当味道勾起记忆,
家,是我们一辈子的馋。
家乡,家也香。
有人说,故乡是游子远行的支点,
如同离弦之箭,
总是需要有一个原点才能发力。
而又或许,无论出走多远,
无形之中总有一些牵绊,
揉揉杂杂,变成思乡的情绪,
召唤着你,也抚慰着你。
家的味,是幸福的陪伴。
家的味,是纸墨的沉淀。
家的味,是游子的眷恋,
家的味,是牵挂的温暖。
家的味,是此时此刻的团圆。
每个人的胃,都写着来处。
食物,会给你答案。
无论走多远,胃都留在故乡。
责编:段颖
审校:裴岚
终审: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