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戈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风娇
中鹤集团引进美国维蒙特公司生产的臂长米的智能化指针式喷灌装备,能实现23小时连续喷灌亩耕地,可节水60%、节电70%、节约人工90%以上。本报记者郭戈摄
农业信息服务遥感监测系统、高效节水灌溉设备、数字信息化减灾防控体系……9月21日,在浚县王庄镇的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采访期间,诸多科技感十足的农业基础设施令记者应接不暇。
近年来,先后整市建制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试点市建设,鹤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一举一动,始终为外界所瞩目——年,该市共实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面积30万亩,平均亩产.8公斤,成本较非项目区每亩节本50元以上,圆满完成了产量、节水节肥等目标任务。
围绕这一重要使命,我省首个以粮食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积极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不断探索科技推动农产品持续稳定发展的路径,示范并助力鹤壁市获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全省第一、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评估考核全国第一。
“自从给大棚装上了‘大脑’,遇到大雨、大风天气,我再也不用急急慌慌爬到棚顶铺棉被了!”46岁的陈学文在园区特色果蔬种植基地担任大棚管理员已两年有余。他介绍,新布设的的智慧远控系统通过对日出、日落时间及气象大数据的实时分析,可实现对大棚保温卷帘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如今,即使老陈不在现场,棚内植物也能获取充分的日照,遇上坏天气也冻不着,难怪他会向记者伸出大拇指。
“农田大规模灌溉也实现智能化了?”
“当然,早就实现了!”
在园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基地内,由区内重点企业中鹤集团研发的小麦种植基地智慧生态管理系统,不仅可有效实现节水灌溉,还让浇地从以前需要农民跟着机车走,变为远程操作、一键搞定。
“智慧生态管理系统启用后,机车进行大规模灌溉时的各项作业数据,能实时反馈至管理人员手中的Pad上,随时可以调整以确保喷灌作业顺利进行,比过去实在是方便太多了!”中鹤集团工作人员车雪宁感慨。
以上种种,还只是对整个园区“高科技范儿”的管中窥豹。“目前,园区内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均已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土肥沃、产出高’的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标准化农田,全面构建起数字化、信息化减灾防控体系。”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姚淇介绍。
据悉,年11月份,鹤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目前,该园区已建成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良种繁育和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全省最先进的胚胎移植中心、国内最先进的智慧农业产业园,以及全亚洲最大的畜牧生态养殖基地。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园区内依然一片忙碌,未停下科技创新的脚步。
《河南日报》
年9月25日3版▼
编辑|左易和
欢迎转载此文章。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河南日报鹤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