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许多地区,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糕点,春节期间和春节之后食用。在南方一些地区,制作糍粑又叫作“打糍粑”。每年冬至前一个月,家家户户便开始碾好糯米,准备干柴,准备做糍粑。制作时将上好的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4小时,然后滤干上笼屉大火蒸熟,后放入木桶内用木棍反复杵打和搅拌成泥状,然后做成直径20厘米、厚约3厘米的糍粑饼,放凉变硬后放清水中浸泡储存。食时可切条蒸食、炸食、烤食、煮食、炒食、煨食均可,其味细腻香甜。做糍粑讲究糯米的质量、水质以及制作的季节。一般在冬季制作为好。柔软细腻,香甜可口,食用方便,是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用糯米制作的糍粑,实际上就是苏州糕团。相传吃年糕的风俗,就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苏州一带。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筑"阖闾大城",密嘱身边随从说:“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越国勾践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在此危难之际,人们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拆城墙挖地,人们惊奇地发现,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后来,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
苏州人过年,也少不了年糕。“过年吃年糕,年丰人寿高”,是一种祈祷来年生活美好的颂辞。旧时,新年头上城里的亲朋来拜年,总要捎一篓黄天源的桂花猪油糖年糕。乡下亲戚进城,也少不了拎一篮农家团子。猪油年糕切成薄块,醮上蛋清油锅里一煎,那是香甜肥糯打耳光不放。农家糕团土模土样,却是可以吃到来年开春插秧季节。
苏州糕团店家除黄天源外,还有观前街稻香村等。有猪油年糕和红、白糖年糕,百果蜜糕、瓜仁松糕。做年糕所用的糯米粉细而甜,色泽白亮,制成的年糕蒸煮煎炒烤都可,各有不同口味,吃起来又香又甜。猪油年糕又有玫瑰、桂花、薄荷、枣泥等多个品种,其共同特点是色泽鲜亮,肥润香糯,久吃不厌。我国人民吃的年糕有南式、北式之分,苏州年糕是南式年糕中很受欢迎的名特产品。香味纯正,口感细腻,不软不硬,煮时不融,煎时不化,深受人民的喜爱。苏州人吃糕,不局限于过年。一年四季,各个时令,苏州都有各种名堂的糕团,直到今天依然如故。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一点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
据说,儒家经典著作的“六经”中却没有“糕”字。唐代苏州行政长官刘禹锡,于吃糕时忽然想作一首用糕字韵的诗,但苦无史实而作罢。故后人有诗讽刺他说:“刘郎不敢题糕字,空负诗人一世豪。”无糕作诗,也就罢了。但是苏州一些知名糕团品种,正在流失,难以寻找,岂不可惜。比如,苏州玄妙观正南面的宫巷里,过去有家百年老店叫周万兴。该店所卖的米风糕,松软清香,入口甘甜,别有风味。初出蒸笼的米风糕,大如圆盘,高及三寸,最奇的是,店主切糕不用刀,有人来买,就用线割,这是因为糕的质地特别松软,刀切易散不成形。据《苏州小食志》介绍,此糕系以糯粳米各半,淘尽晒干,磨为细末,加入酒酿发酵,入笼蒸熟即成。另有苏州太湖东、西山盛产橙子,每逢农历九、十月间,洞庭东、西山的橙子成熟不久,采芝斋的橙糕就上市了。橙糕色如新橙,灿烂如金,味道甜中带酸,食时满嘴芳香,口颊生津,橙糕还有醒酒的功效。
虽然苏州不能说是糕团的祖始地。然而,苏州的绿水沃土,孕育出了极富江南特色的稻作文化,糯笃笃的吴侬软语,又化出了香甜软糯的苏州糕团。苏州特色的糕团,融入吴中的山川毓秀,含着姑苏的人文精华,带着甜、糯、香、软,让人回味……到苏州旅游,别忘记带点糕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