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分享美食。来江西弋阳旅行,如果没吃弋阳年糕,那就白来了。有着多年历史的弋阳年糕,洁白如霜,透明如玉,不粘不腻,又韧又滑;做的方法蒸炒煮皆宜,咸甜均可,是江西特色美食。可年糕怎么制作出来?还是第一次看到。
弋阳年糕,又名大禾米粿,它的制作始于唐代,至今已有多年。弋阳漆工镇的宣功细与余春莲夫妇,制作大米粿已有17年,从原来的原始工序,到现在的机器半自动制作,与儿子儿媳一起经营加工年糕。
年糕选择当地独有的大禾谷作原料,大禾谷属糯性一季晚稻,种植在气温水温偏低,田泥浆较深,湿度大,光照时间短的山垅潜育型冷浆田;生长期长,产量低,本地的土质和水质种出优质的大禾谷,是江西四大名米之一。
大禾米经过前一天的浸泡,再用饭甑一样的大桶蒸汽蒸熟,一个饭甑最多蒸斤米,冒着热气的米饭,父子两人配合,倒入加工板上,开始第一道工序。
从米饭出锅后,必须抓住“黄金时间”,那就是没有冷却之前,才能将滚烫的米饭变成年糕,趁热用木棰将米饭棰入机器入口,他们虽然有手套,但也很烫,实在太烫时,蘸点凉开水缓解一下。与“三蒸二百锤”古老工艺比较,热度没变,木棰也没变,只是手工年糕产量过低,人们选择机器加工。
第一次出来的粿胚,快速装筐,重新碾磨,每个环节都在抢时间。
因保存着热量,粿胚粘在一起,加工口小,所以细师傅父子俩将粿胚分开,重新塞入再加工。
经过来回反复三至四次的加工,才真正制作出年糕。而蒸房的另一桶即将出锅。冬天,加工数量俱增。细师傅说,多的时候一天加工斤年糕,从早晨4点多到下午6点,没有停歇,每斤加工费3角钱,一年加工纯收入是7万元。
年糕出来后,工序并没有结束,热热的年糕马上分开,一根根摆放,防止粘连在一起,家里的大人与小孩齐上阵,一起凉晒。
一排排洁白的年糕,是当地的一道风景。每年农历10-12月,是打年糕的时间,尤其是冬至后、立春前是加工最繁忙的时候,冬至后的年糕既好保存口感又好。
制作出来还有点烫,客户已经等得来不及,自己装袋抢烫手年糕。弋阳年糕本地市场零售价4元一斤,冬天,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或加工)年糕,招待客人,赠送亲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