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广东与福建的一些传统糕饼
本地一些老字号饼家传了一代又一代,还坚持制作这些传统新年糕饼。在过去,本地传统糕饼的种类曾经缤纷多彩,华人过年也常会准备许多传统糕点,以及拜拜用的供品,如寸枣、天公豆、吉红糕、米佬、麻佬等,这些渐渐淡出记忆的糕饼,曾经伴随我们走过已逝的岁月,偶尔也仍叫舌尖怀旧一番。
由于大多数传统过年糕点的制作过程繁琐,做饼时经常得长时间站着,渐渐的,近年来,除了一些少之又少的老饼家,已经很难在市场上看到这些历史悠久,寓意吉祥,充满怀旧色彩的过年糕点了。
以下是过去家家户户过年常见的传统糕点,这些糕饼是否也勾起你的一丝回忆?
吉红糕:在过去,“吉红糕”是过年甜点,配茶之佳品,尤其是福建人,喜欢在大年初一,一家大小吃吃吉红糕。“吉”字代表大吉,“红”字福建话谐音为“旺”;“糕”则有高的意思,代表“高高在上”或“步步高升”,非常吉祥如意。
锦泰饼家第二代传人林广进说,吉红糕分红、白两种颜色。这种糕点入口鲜爽,味道清香,一口咬下富有弹性。
福建人也爱在新年或天公诞以吉红糕作为供品,有大吉大旺,高高在上的好意头。吉红糕的原料简单,包括糯米、白糖、香精,以糯米粉加适量的水和白糖捞成粉团,之后把它蒸熟,再蘸粉切成小块状。目前市场上已很少看到吉红糕了。
米佬和麻佬:林广进说,米佬和麻佬是新年传统糕点,外层柔软绵密,内里酥脆蓬松。在过去,米佬和麻佬也是逢年过节,酬神重要的甜点类上桌供品,例如正月初九天宫诞时拜天公。
除此之外,米佬和麻佬也是传统民间订婚聘礼,或是新娘归宁的赠礼。在古代民间,米佬和麻佬原是精致食品,平常并不会吃到。由于米佬和麻佬是好彩头的象征,现今仍是老一辈年节供桌上必备的供品。
米佬和麻佬制作过程繁复,先将芋头粉加入糯米粉搓揉,发酵成团,经油炸后,成为原本数倍大的体积。像个大米肠,然后,裹上经过调制的糖衣,最后在外层包上各式佐料,如芝麻、米香粒。
云片糕:云片糕色雪白,味道清香,口感甜润绵密,入口即化。林广进说,云片糕由熟糯米粉加白糖等原材料加工后掺合拌匀,压缩成形,再快刀切成薄片,即为云片糕。
用粉红纸包着的云片糕有种喜气,一般只在过年喜庆的时候才吃得到。
年糕:年糕是广东传统贺年糕点,也是至今本地仍可普遍看到的过年甜点。
本地粤式老饼家大中国的年糕在市场中一直享有口碑,以椰叶半包裹着的年糕,样子简单朴素,年糕表面平滑如镜,不加点缀,由于寓意圆满甜美,有“年年高升”的意思,为了给来年讨得好彩头,至今许多家庭仍然在年节时备有年糕。年糕主要原料是糯米、红糖等。吃起来香甜软糯,红糖味道浓郁。
大中国饼家掌门人谭永成说,年糕工序还没办法完全让机器代劳,包裹年糕的大片蕉叶,就要人工小心剪贴。蒸年糕的时间很长,蒸年糕时还要确保火候平稳,不然蒸出来的年糕表面就会凹凸不平。本地人吃年糕,一般先蘸面粉,加鸡蛋,将面糊煎成金黄色。
天公豆和寸枣:红白两色的天公豆也叫做生仁糖,花生外面裹着一层厚厚的糖衣,象征吉祥喜气。福建人在正月初九天公诞,天公豆是祭拜天公的甜品,因此有天公豆之名。
寸枣又叫春枣,是一种条状带甜味的小食,以糯米粉为主材料,在过去,人们视天公豆、寸枣为过年应节必备小吃。寸枣常与天公豆混合在一起卖,由于天公豆、寸枣的工序十分复杂,在本地,目前只有一些老饼家才制作天公豆和寸枣。
进盒:进盒是本地福建、潮州传统敬神祭品,也是民间古老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进盒”通常包装成小小一包,内含多样糕饼甜点,如寸枣、天公豆、豆条、米方、糕粒、芝麻条等。
在过去,本地人每逢拜神节日,尤其是送神、迎神,过年的日子,“进盒”是神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种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