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物为人类提供基本的能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五谷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北方的麦与南方的稻,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南稻北麦的饮食结构,麦子与稻米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出现了几千年,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经过多年的探索,对麦子与稻谷做出的食物不断加工演化,才有了今天纷呈多彩的美食。
麦子的食用方法
麦子有小麦与大麦之分,在现代,大麦一般用作啤酒的原料或者动物的饲料,可是在古时候,小麦与大麦一样,都在饭桌上有一席之地。小麦与大麦,最初都是粒食的,均可用来煮粥或煮饭,俗称“麦饭”。用麦粒煮粥饭,是最简单的烹饪方法,但在古时却是中上层阶级才可以常常享用的美食,尤其是用刚出的麦子熬粥煮饭,柔润香郁,特有一种麦香、滑糯的口感。
但是麦粒毕竟坚硬,尤其是含有大量淀粉,颇有黏性,即使采用蒸煮的方式也难以软烂,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人们想出了将麦粒碾成粉末的方法,这就是面粉的由来。在远古时代,人们便懂得了碾研这种工艺,但那是人们主要是为了将麦子脱壳,直到战国时期石磨的出现,才正式宣告了专业制面粉工具的诞生。到了两汉时期,人们制作面粉的技法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因此出现了多种面食的吃法,不仅有了馒头、面条这类食物,甚至包子、饺子的原型都在这一时期集中出现。其中,面条更是传播到东南亚,并风靡世界,这也因此成就了中国“面条创始国”的美誉。
除此之外,面粉发酵技术也被发明并普及开来。据记载,酒酵法发面至少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据北魏崔浩《食经》所述,主要采用白醪酒一类的甜酒酿对面粉进行发酵,以此制作面食,这样做出的面松软、可口,易被人体吸收。古人认为未经发酵的死面难以消化,容易积食,易造成伤寒。除了酒酵发面以外,还有酸浆酵法以及酵面发面法,这几种方法不断演变、发展,才有了如今诸多现代的发酵方法,为我们制作各类面食、点心奠定了基础。
稻米的食用方法
早期,人们食用稻米,并不破壳,而是直接将谷粒从禾茎上取下并直接烧烤。之后,人们学会了破壳取米的方式,然后将取出的米置于烧石之上炙烤而食用,俗称“炒米”。但这种炒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炒菜方法,而更类似于一种烤或石烹的方式,这样加工出的食物方便携带,并有一种香气,也便于贮存。但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米,并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于是人们又采用了陶器来煮米粥,之后,更是发明了一种叫做甑的器皿,用来蒸制米饭。从此之后多年的时光里,米饭这种主食一直占据中国人的餐桌,并延续至今。
按稻米的黏性区分,有糯与不糯两种。不糯的米经历了“炒米”、煮粥等粒食阶段后,也逐渐被发展成为米粉、米糕、米线、肠粉等饮食形态,大大拓宽了食用方法,但无论其如何演变,粒食始终是非糯米的主要食用方式。
而糯米是天生适合粉食的,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发现用糯米煮粥、蒸饭的难度要比不糯的米大很多。糯米含有99%以上的支链淀粉,黏性很强,极易粘附在容器壁上,并难以清除,容易使容器损坏,因此人们将其制成了滋饭团、粽子、年糕、元宵、汤圆、饵块等形态,其制作方法以及花样种类不逊于面粉类制品。
粽子、糍粑、汤圆,是至今仍受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其中,粽子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与民族精神的鉴证,更集合了味道、形态、营养等于一体,也成为了除“豆腐脑”以外、第二个引起南北网友对其口味争论不休的食物。至于糍粑,这种将糯米蒸熟后不断经杵臼捣捶而成的食物,更是模糊了粒与粉的界限,成为了驰名中外的一种小吃,红糖糍粑,是多少人吃川菜必点的美味。而元宵、汤圆,更是一种节日的象征。元宵正对应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北方的传统节日食品;汤圆虽类似元宵,但二者实际是不同的食物。元宵是将馅料切成小块后,放至面粉中滚动而成,其原理类似滚雪球;而汤圆的做法类似包饺子、混沌,先制成糯米面团,再往里填入炒制好的芝麻、花生等馅料,最后揉搓制成圆形,它更是一种大众点心,比如,在我的家乡,冬至、大年初一、正月十五都会吃汤圆。
在食物多样化的今天,米与面仍然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现代人注重养生,也逐渐意识到这种碳水化合物食用过多,会引起发胖等症状,因此也在尽量减少对其的食用,但无论如何减少,没了米与面,很可能会食不知味,毕竟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史也是一部米与面的发展史,米与面始终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