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刘松乔诗意人生何正兴
TUhjnbcbe - 2024/3/10 16:10:00

在四川省南部县文化艺术界的老一辈文化人中,何正兴先生是个交口称赞的儒雅贤人。“何公文采韵味长,书画诗词扑鼻香。”(李光照《怀念正兴老友》)“我有一相知,风雅多飘逸;世人爱其洁,朋友爱其挚。”(袁天玠《送正兴兄六十言》)便是朋友们对他的总体评价和文人形象的写照。他虽然已经西归12年了,但其音容笑貌、诗词书画作品还如在目前,难以忘怀。

何正兴(--),南隆镇晓霞村人,字更戍,号晓霞耕者、耕霞老人、林翁,生前为南充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南部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县总工会退休干部。人生百态,各有活法。纵观何正兴先生的一生,生活充满诗意,流连在艺术王国的百花园中辛勤采撷,实践于诗书画的土壤上,以笔为锄,率性而为,活得自在、浪漫、雅趣、开心,精神享受高于常人。

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何正兴诗联文集》和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册《何正兴书画集》,全面地展示了他的艺术成就。赵建宏先生对他有比较中肯的评价:“先生性格之中,健谈吐,亦庄亦谐,然雅而不伤,谑而不虐,且多寓教于言、闻者皆会意而自惕焉。……其作品无定格,艺风多变,……其书法隽永秀拔,书卷之馨郁,儒者之书也!”西华师大何希凡教授也评论道:“我观正兴先生之书,他更多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领略到了一种常人难以抵达的审美境界,即书法与诗情画意交融而成的雅洁与高华。……它是书画家饱读诗书之后的情致升华,是在一种厚实的学养支撑中的品位提升,因此,谈论正兴先生书画艺术不得不领略他的诗人风采。”二位评论者不约而同地认为正兴先生书画是“儒者”之作,极具“诗人风采”。事隔十载,笔者再次翻阅正兴先生的作品和采访其亲友,对其一生的行状摭拾到一些鲜活的材料,现在整理于下,权作对正兴先生的缅怀。

谈笑皆雅士翰墨联友情

正兴先生自幼家贫,10岁丧父,所幸母亲有见识,再苦也要他上学,以耕读为本。无纸笔,沙盘练字,背诵诗文。8岁即写对联,13岁能作诗词。寄读姑父谢家二年,在作文《避兵》中,针砭时弊,塾师惊喜,不禁批语:“此子初入小学,即敢点划*局,甚可敬也,甚可爱也,将来必有大造。”其聪慧好学已现端倪。

17岁进城入商店学徒,视书如宝,夜夜苦读。老板新开一货店,斟酌店名不得。正兴提议“四维货庄”,老板大喜。礼义廉耻乃四维,行商首推;主家老太姓罗,繁体“羅”字系上下结构,由四字和维字组成;货店由老板的四个媳妇凑私房钱入股。一石三鸟,趣味浓郁。其天赋自然流露,众人称奇。

其后10年中,不论当店员还是随内弟熊天孝作生意,业余总是自学不辍,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广泛涉猎;舞文弄墨,成为生活常态。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至28岁,适逢新*府成立,经招考,成为盐管处干部,先后在乡间多个盐场工作达12年。由于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染,造就出一身书卷气,学识广博,谈吐文雅,谦虚有礼,澹泊宁静。因此倍受领导同事的尊重。每到一处,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字迹清秀的文件简报,文词精美的宣传资料等,全部出自他手,令人赏心悦目,啧啧称羡。有人赞他“书画诗词添异彩,谈古论今信手拈。”称他是“万事通”“活字典”。

年,盐务部门解体,正兴先生被调入县总工会。进入县城,交际圈子不断扩大,相识不少文朋好友,留下许多高山流水的佳话。

徐耘刍先生书画造诣深厚,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已蜚声四川书画界,堪称南部书画泰斗。一日,有人对徐先生说:你给某店主新写的招牌我刚看到了,气韵潇洒,真不错哈!徐摇头否认再三,争执不下,二人同去店铺,徐先生大吃一惊:真有些像我的字呢,有功力!店主告知是何正兴的手笔。徐先生记下了这个名字。

正兴先生出于习惯,每调入一个新单位,总要把办公室布置一番,让它充满书香气息。这天,徐先生径直去到北门县总工会,一进办公室,看见窗台、办公桌上的花卉盆景和墙壁上的字画,不由自主瞻望欣赏起来。但这次造访却不遇,先生并未放弃,不日再访,终于得晤。徐先生年长何正兴26岁,是社会名人,正兴先生虽仰慕多年,却因长期在乡下工作,无缘结识。二人一见如故,从此开始了他们亦师亦友的诚挚交往。他俩志趣相投,话题宽泛,且有思想深度,每每撞击心灵。何先生家住城郊,时令果蔬,嫩玉米嫩胡豆,总是首先让徐先生品鲜。经徐先生的点拨,何的书画技艺日有所进。二人的真诚友谊,从正兴先生的《思耘叟》可以洞见:“每见遗墨欲泪流,墨笔云气眼底收。惜君才华归*土,愧我拙默枉白头。达人放怀空万化,草书传神留千秋。自从知已长辞去,高山流水空悠悠。”后来,正兴先生与著名的山水画大师李再华先生、颜体大师邹懋思及医界书法名人刘家虞三位长者,结为莫逆之交,谈诗论文,切磋书画,探讨医道,共度多年会心时光。

正兴先生善结雅士,真诚待人,十分爱才惜才,珍惜友谊。解放初,在老观盐场工作,与小青年袁天玠、袁天惠相处融洽,一起看川剧、打围鼓、诵诗文。其时袁天玠已经在盐场同业公会上班,月有薪酬。先生慧眼识珠,对他俩说:年轻人当志存高远,于书中求取前程,切莫鼠目寸光。鼓励天玠放弃工作,家人不允,先生三番五次上门说服他的父母。继而又作通袁天惠和家人的思想工作。两位才俊不负厚望,读了几年中学后,双双考上大学,成为老观乡解放后的首批大学生。后来,都成为了优秀的中学校长。袁天玠视先生为长兄,相得40年,情谊有如管鲍。诗歌唱和多有记述,如今读来,殷殷之情,仍感人至深。如今已是省美协会员的赵成林回忆说:“正兴先生是我学习中国画和书法的启蒙老师。他是一位温润儒雅的长者,对初学者非常注重临摹学习,对每周临摹的作业,他都逐篇批示圈点,耐心示教,使我收获良多。先生対我的关爱之情,历历在心,不能忘却!”

除此之外,文友还有赵映宝、赖明、袁相尧、张国文、董健、李光照、吴光荣,*仕伟、谢增文、姚绍兴、张仕民、敬洪琳、杨绍宇等等,都是惺惺相惜的至交。

正兴先生心地澄净,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从书籍中吮吸营养,从朋友处寻觅欢乐,从自然界捕捉灵感,一有心得即刻成诗入画。他写诗作文随手记于烟盒上、废纸上、作业本上,画画写字尽量节约纸张,在小纸上信笔涂鸦,自娱自乐,全无功利动机,并不在意收存。一生作品甚丰,却成幅作品传世不多。他的自拟联中有许多明志联,如“追求新风须放胆;不忘古雅应读书”,“豁达是学问;自在乃丈夫”,“坦率真君子;快乐活神仙”,“*菊自开谢;白云任卷舒”等等,真是他一生奉为圭臬的境界。正兴先生身世清苦,身体羸弱,年轻时体重不足80斤。这种“文艺范”的生活态度反而成全了他的养身,30岁后竟然还长高了3公分,古稀之年气色红润,体重增至斤。诗意人生助他安享88岁高龄,实在令人仰慕!众多挽联中,高明的撰联表达了朋友们的高度认同:“嘉陵江畔走一名吟诗作赋逍遥客;蟠桃园里来一位泼墨挥毫自在仙。”也诚如希凡教授所言:“拜读正兴先生的诗联文集,深感民族文化的风骚雅韵对他的积久熏陶和濡染,也更为真切地看到了一个自成风格的书画家背后昂然站立着一位学养深厚的诗人。”

慧眼识佳苗倾心诲罗云

正兴先生广交朋友是不分老少的,对于后生小字辈,他同样真诚相待,如张文兴、杨仕洪、赵成林等,都和他过从甚密,十分友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与罗云的忘年交,颇有传奇色彩。

罗云之父罗兴万从事的是古籍书籍印刷兼刻印章的职业。出生于年的罗云受父亲的影响,艺术天赋很高却无人发现。他与正兴先生的小儿子何晓平算是同龄人,都在印刷厂设计室上班,几经接触,正兴先生看出这少年郎不仅聪明,还有股艺术灵气,对绘画有很高的兴趣,造型辨别能力和模仿力极强,观察敏锐,对形象的记忆清晰,画画时大小比例和运用色彩都很准确。而且,罗云自信大胆、有耐心、肯吃苦的性格因素也非常适合学画。正兴先生一贯喜欢和青少年交往,交谈中讲天南地北的故事,前朝后汉的历史,打比方,说笑话,极具吸引力和亲和力。遇上罗云这个罕见的美术苗子,他打心眼里喜爱,便一面指导罗云画国画,练写字,一面循循善诱,有意识予以鼓励:美术的天地广阔无垠,只要志存高远,树立目标,埋头苦学,未来的画家桂冠在等你戴呢!他从古代的顾恺之、吴道子、王维、张择端、董其昌,讲到近代的齐白石、傅抱石、*宾虹、关山月、潘天寿、张大千,给罗云眼前展现出一片美术世界的绚丽图景。渐渐地,“画家梦”在求知欲极强的罗云心中构筑起来。正兴先生告诉他:中国画的背后是中国文化,非常讲究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文化是决定人心的,是人心灵深处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有着极强的力量,它决定你能走多远。他建议罗云要恶补文化课,努力多读书。

悟性和上进心极强的罗云,在师友的激励下,向着未来的理想一路前行,他辞去了印刷厂的工作,一边学习,请南部中学的老师补习语文,补历史;一边做生意,卖服装、开相馆、制作广告、开歌舞厅。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与正兴先生过从甚密,受其教诲,还得到了南部县本土书画家李再华、邹懋思、董健、谢增文、李光照等的指点。

年,当他挣得了第一桶金后,怀揣梦想,毅然“北漂”。先后进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名校进修学习,受到多位名师指点,进步惊人。经过30多年的奋力拼搏,梦想终于成真。如今,他已经是立足京城的著名画家了。

罗云能从川北小县城走出去,离不开正兴先生的点化和指引。所以,罗云视正兴先生为启蒙恩师,年,他还在北京上学,经济并不宽裕,就特意邀请先生入京作客,执弟子礼,带先生出入书画界。二人忘年交情的深厚,由此可见。

何正兴(中)与罗云(右)等在北京荣宝

题款见功力京城展才情

国画和书法作品都是很讲究题款的。一幅国画(书法)的题款如果处理得巧妙,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为作品锦上添花,反之则画蛇添足。从题款中我们还可以窥见一位书画家的画(字)外学养。何正兴先生文学功底扎实,在题款上超凡脱俗,同样留下不少佳话。

上世纪七十年代,夏宗仁老师画了一幅春燕图,画面上数只燕子昂首奋力飞翔,一只燕子立于柳枝扭头张望,背景是柳枝飘拂,柳叶青青。一幅很平常的画,见惯不惊。适值南充地区举办画展,主题要求突出*治。此画如送展,似不合题旨,正兴先生端详良久,提笔写上“柳载花明鸟唱歌”七个字,他边落款边笑着说:它唱的是社会主义好嘞!众人欢笑,一片掌声。未曾想到,居然得奖。大家感慨道:全在何老师的点睛之笔,大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啊!

一次,某人画幅画,有太阳,远山,太阳靠近松针。有人非议,说居心不良,有针刺红太阳(代表毛主席)之嫌。正兴先生闻讯,立即题词于上:“松枝横伸揽烟霞”,化解了妄议,保护了作者。

年,应罗云邀请,正兴先生平生第一次走出四川去北京作客。罗云除了带先生观赏京城著名景点,开阔眼界,还有意安排先生进入文化圈子,与一些文化名人见面。罗云深知,自已的启蒙恩师虽来自于川北小县城,但绝非等闲之辈。果然,先生在大家面前,毫不露怯,不卑不亢。交谈、应对自如;评画,切中肯綮;写字,挥毫如常;题款,妙语点睛。在京40多天,多次参加文化活动,赢得了大家的青睐,结识了一批新朋友。离京临行前,索字者众,正兴先生写了40多幅相赠。年,北京美术界编辑《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丛书,正兴先生入选,给他出版了《何正兴书画集》。

何正兴与罗云等在徐悲鸿纪念馆

下面简要记叙一下两次与名家的会面,以管窥先生的风采。

一日,小刘带正兴先生去宋庆龄馆为罗云藏画办证,顺便拜会古文字学家、宋庆龄馆国际儿童基金会主任王先生。小刘向王介绍说:“这是罗云故乡的何老师,专程拜访,希望拜读你的佳作。”王只说了两字“欢迎”。坐下后,王找了一幅极简单的画格,牡丹,但无花朵,只是春蕾几枝,线条极美。何端详良久:“王先生画牡丹笔调清高,简洁不著一花,这‘富贵清高’的构思看来令人清心爽目,万紫千红蕴含于意象之中,文人画格,识者极少!阳春白雪,其和必寡,我虽笨拙,也挺欣赏。”王说:“是吗?你真喜欢这种画?”何镇静地说:“我不爱说假话,我有一首诗,意思与你的画很接近:‘人爱日丽中天时,我爱晓霞殷殷红,花将开时年前夜,恋人正为点头中。’未加推敲,见笑了!”王很高兴地说:“是吗?请再说一遍。”何又背诵了一遍,解释道:“大多数人喜欢日丽中天,我爱太阳欲出未出晓霞染天的时候,比如你的牡丹,也是捕捉的这个欲开未开之时,这情形似有契合之处。”王乐了,伸出手稳稳实实地握着何的手说:“人生得一知已足矣!”他递上一支烟,自已也拈了一支含在嘴上,打火为何点了,拿出纸片请何把刚才的诗抄上去,在读到“花将开时年前夜”时,说道:“这花就是我的牡丹花,年前夜怎么说?大年深夜!”何说:“对。”他即谈到北京人此夜不睡觉,小孩压岁吃年糕、玩灯、放炮等乐事。读到“恋人正为点头中”说:“怎么钻到这个味儿?”何说:“你怎么钻到牡丹未开的味儿……”共同哈哈大笑。

王先生来了兴致,翻出一幅小猫图,只见坐在高脚茶几上,将一花篮抓落,正在向左下滚动,写意彩墨很有生趣。何说:“这幅与牡丹是两个格调,可谓雅俗共赏,老幼皆宜。这幅画重点在动静关系的变化上,小猫爱动,东跳西抓,你把它处理成动极反静,似乎在说:怕主人回来用鸡毛掸子打。它在那里呆着不动了。这花篮被小猫由高处抓滚下去,正向左角

滚翻着,原篮内二枝花已经丢出去一枝,一枝还在花篮内。花和篮都是静物,这时都动起来了,成了非常之态,岂不又新又奇吗?”王满脸笑容说:“何老师,作画时我并没注意,偶然作成。经你提到哲理性的动静变化上去审美,这么一说,确句句在理,敬佩,敬佩!”小刘见他俩相谈甚欢,提议互赠条幅留作纪念。王慨然应允,写了一条幅落款盖印送何,何写了“清泉依楼阁,明月照窗纱”一联回赠。王说:“很好,这对联我一定裱好挂壁,因为句子很切合此地。这里的清泉很好,是从颐和园引来的水,处处楼阁相依。”

到此王把表一看,立即为罗云办了陈列证,马上又打开宋庆龄纪念馆展室,亲自为何解说起来。小刘为二人合影拍照,互相留下电话,依依不舍握手而别。

又一日晚,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赵东辉先生约正兴先生二楼茶谈。谈兴正浓时,罗云陪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陶滔先生到来。陶先生是专来求画的,赵先生慨然应之,立即展纸作画,不到十分钟画成一幅月季花,突然把笔交给何,说道:“我就完成了,请何老师题款,也算合作吧!”何心里一沉,又不便推辞,想到其他花一年开一度,此花每年开数度,入画也多。于是下笔在画上适当位置写了一句:“天公偏爱风雅事”,月月赋红为此花。”靠左又写“东辉先生为陶滔先生作画,蜀北乡老何正兴题款,某年某月某日”,盖印。赵先生十分高兴地说:“句子很切题,又风雅,选这块地方题款也最为精当,把画幅的虚实调得恰到好处。”赵还叫他儿子把画用图钉按在壁上,大家看了一阵子,都说很好,很好!当晚,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尽兴而归。

对于正兴先生的这两则故事,何希凡教授也有精彩点评:“素昧平生的四川小城人与京城名家的相识不是靠金钱与厚礼为媒介,而是靠即席赋诗的才华和高超题款的雅趣。中国人最讲究人缘,很多事情都要靠打通关节,所以今天流行最广的一个词就是“运作”,但在文化人的交流中,正兴先生的经历就足以说明,关键处还是要靠内涵和实力。”

一生自学乐不疲腹有诗书气自华

回头看去,正兴先生由一个饭都吃不起的穷孩子开始走上自学之路,一生永远处在自学的状态,而且乐此不疲,须臾不已。他的自学范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的自学;二是对书本的自学;三是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自学。自学使之成才,丰厚了自已的精神生活,活出了生命质量,更重要的是濡养出好学上进的家风,使子孙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生命得以良好延续。利人利家利国,功莫大焉!

正兴先生才思敏捷,机灵风趣,至今还流传着一些故事,下面,略举几则:

年,老观场盐务所的一位马姓老前辈,收到别人送他的一条香烟,因他咳嗽不用,便叫何点支烟写首诗,以此烟奖励。于是何思衬片刻,提笔写道:“晓霞映我家,绿竹衬桃花,清泉依楼阁,明月照窗纱。”写毕,这支烟才吸了一半,马先生叫再来一首,何又写道:“风物欲催诗,花鸟满东篱,晓霞云淡淡,嘉陵水汲汲。”马先生和众人拍手:“来得快,可与七步一首相近了。”

“文革”中,大批干部关进学习班不得自由,大家郁闷。一场雨后,通知说上级要来检查,一律不准请假。正兴先生不服,偏要请假,故意扯掉一颗纽扣,以“不去买回针线钉好扣子,衣冠不振咋迎接领导”为由,获准下街。溜达一圈,正逢雨后涨水,诗兴大发,吟诗一首:“水涨两岸阔,雨过万木新。重游*叶路,心眼隔外明。”抒发了走出樊篱后的轻松欢快,这首诗在学习班不胫而走,被学员们相互传诵。

有一个学毛选的组长因能背诵整本《语录》而趾高气扬,常抓辫子,令大家生厌。正兴先生拿一支筷子用刀一开两条,问组长:这是毛主席所说的什么?对方答不出。叫旁边一个玩耍的小学生回答,应声答道“一分为二”。再问组长:你的毛选学得好,为什么不如一个小学生?将了对方一*,从此,组长收敛了气焰。正兴先生的机智令大家佩服。

有一小领导,自命不凡,对人傲慢,令群众反感。一天,正兴先生和几个人在办公室翻看画作,正看一只水上觅食的鸭子时,小领导也凑了上来,指着画说:“这只鸭子为啥把勾子(屁股)翘这么高呢?”正兴先生随口答道:“它高高翘起勾子是等人去舔嘛!”先生的机智、幽默引起哄堂大笑,领导的脸马上红了,但又无言以对。

上世纪80年代初,何潭秋街头书写春联

三代书画展翰墨香故园

正兴先生的诗意人生必然造就出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对儿孙的浸染和影响是自不待言的了,家学渊源、言传身教使儿孙受益非浅,在文学艺术上学有所成。大儿子何天弟,记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出版有《故乡情韵》和《何正兴诗联文集》等书;三儿子何晓平,工艺美术师,省、市、县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被徐悲鸿国际艺术研究会等多家收藏;孙儿何潭秋,13岁即参加书展,街头书写春联,15岁作品在市、省、全国书展获奖,因书法特长破格入伍,硬、毛笔书法在*校囊括第一;孙儿何其茂,也因书法特长被部队特招入伍,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在部队和地方参展;孙女何兰擅长工笔人物画,线条流畅,色彩明快;外孙儿张洪涛受外爷的指导,从小刻苦练字,颇得章法,13岁即获县书法大赛三等奖,年节去枣儿场上写春联卖,群众争相购买。根据何家一门三代的书画成就,年元旦,县总工会、文化局、广电局、文化馆、书法家协会等联合举办了《何氏三代书画展》。

这次书画展展出了正兴先生三代五人的百余件作品,格调高雅,艺术清纯,风格各异,既有气势磅礴、粗犷豪放之风,又有娟秀飘逸、古朴苍润之韵。这次展会历时10天,观者上万人次,是南部文化史上的空前盛事。四川电台、南充电台、南充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作出了高度评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纷纷题词,何家被称为“书香门弟、翰墨世家”,“一门风雅士,三代书画家”,社会反响强烈,成为县域诗书传家的榜样。展品被县城一收藏爱好者全部收购。

“书画展”上部分参观者与何氏三代合影(.12.31.)

前排左起:范朝均、袁天玠、何正兴、罗云、何天弟、苏华明

后排左起:何其茂、郑君、任德全、何小平、何潭秋、何兰

“何氏三代书画展”开幕式会场刘家虞高度评价“何氏三代书画展”

刘家虞、汪福清、袁天玠、张庆云在书画展开幕式结束后谈论“何氏三代书画”

作者简介:刘松乔,四川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南部县*协文史员,南部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松乔诗意人生何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