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快过年了,惠州这个传统小吃你难得一见你
TUhjnbcbe - 2023/12/23 21:00:00

拉开爆米花机的卡口,砰的一声吼,便生起一团白色烟雾

在老惠州人面前,如果提到米糕,他们一定会沉浸在回忆中,似乎这是早已远去但美好的东西。在惠州和平直街79号,有一对老夫妇仍然在用最传统的手工艺演绎着他们老惠州的童年回忆。每到年底,不间断有老惠州人慕名前来,看到爆米花机爆出爆米花的时候,她们惊叹:没想到隔了那么多年还能重新看到这一幕,这是我们这代人童年的味道。

有人出2万买爆米花机也不舍得卖

开启爆米花机

从惠州市惠城区小北门进去,一直往前走,在第一个路口往里走,便能看到这对70多岁的老夫妇房顺强和邱妹芬忙碌的身影,旁边一个手推车摆着爆米花、花生等原料。房伯平时没接到订单,就把自己做好的米糕用这个推车拿到市面上卖。

传统的爆米花机,像个黑色的大炸弹,它在一个支起的炉灶上用柴火烤着,正在烤爆米花。房伯蹲在火炉边上,拿一块挡板挡在面前,一边转动着爆米花机,一边转动着旁边的风箱。房伯说,风箱是用来加快火力的,挡板挡住柴火热流直冲到脸上。

以前还是学徒的时候,房伯是跟着师傅做。房伯说,跟师傅做的时候只能称自己是帮手,不能说自己是工人,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在资本主义路线,随时有挨批斗的可能。

房伯花了元现在用的这部爆米花在河源买的。这钱还是他卖了一台永久牌自行车得了80元,再跟师傅借了钱凑起来才买成功的。有个香港顾客曾提出,花2万元跟房伯买爆米花机,拿去博物馆。但房伯可是靠这个吃饭的,没有卖出。

米糕制作:打爆米花、煮糖、搅拌、切糕

房伯介绍,烤爆米花最关键的是看气压表。气压表的维护很重要。定期去市场检查气压表是否失灵,如果气压表坏了就容易出事,因为掌握不了火候。

房伯做的米糕有四种,因原料而异,分别是糯米、珍珠米、薏米、空心粉粘米不行,因为太黏会爆不成功。,当然有些人喜欢多点料的话,可以加上芝麻、花生等,在煮糖的时候加点蜂蜜。爆米花机每次只能爆约2.5斤原料,刚好够打一炮米糕。房伯一般先用一杆小称称好重量,然后用铁漏斗装进爆米花机小小的口上去,再放到已经燃起的火炉上去。

烟雾中的房伯

等爆米花机烧了差不多20分钟后,房伯把一个麻袋放在爆米花机口,准备开始打炮。随着爆米花机上的关口一开,砰的一声,一阵白色的雾,也伴随着一阵米香,烟雾散得非常迅速,这个时候爆米花已经神奇的躺在米袋上了。邻居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兴奋的看着这一幕,不害怕,好奇的看着。

房伯在煮糖

打好爆米花,接下来就是煮糖。房伯说,一般情况下,2.5原料配2.5斤白糖。为什么白糖要煮,而且煮了以后就变成*色呢?房伯告诉记者,白糖是蔗糖制成,现在市面上的白糖那么白,实际上有可能加了硫磺漂白,煮了以后可以去除硫磺,留下真正的蔗糖。那为什么不直接买红糖呢?房伯说,现在很多红糖其实不是蔗糖做成,而是用一些甜菜的糖分做成,所以还是不够原味。

煮糖也是很讲究的,除了刚刚的操作爆米花到现在的掌握煮糖水的火候,邱姨在房伯身边跟了这么多年可是一样都没学会。房伯说:没烧够就停就嫩火,成不了块,烧过头了就老火,成块了也变成脆片。煮糖用的是一口大锅,先放少许水,然后加白糖,再加点花生油,用锅铲不断搅拌。房伯强调,必须用乡下炸的花生油才香,煮一次糖先后要放三次油,避免烧焦。烧得过程中,一般是先把水烧干,然后再慢慢继续烧,烧到什么时候呢?房伯说,就是拿起锅铲时,看见糖融化后再铲壁上不起泡的时候即可。

房伯把米糕碾平才能切

房伯在切米糕,图为空心粉制成的米糕

接着便是把爆米花搅拌到已经煮好的糖上面,搅拌好以后迅速放到一个正方形的木质筐筐上,平铺,用像擀面杖一样的木质棍子将融入糖里的爆米花均匀平铺在筐筐上,直到整个面都平稳,开始切割。房伯直接目测切成2厘米宽,5厘米长,手起刀落,非常敏捷。在这个过程中,最讲究的就是速度,因为已经拌糖的爆米花不能松散久置,否则就做不成块。

米糕受热捧不少慕名者

逢下雨,房伯只能赶紧收摊。邱姨说,爆米花机不能淋雨,催着房伯赶紧把它用麻袋包起来

米糕(又叫米粻)是老惠州人过年常吃的小吃之一,从每年农历进入12月,房伯夫妇开始进入做米糕的高峰阶段,一直忙到年二十八,休息几天继续开工,直到清明,都有不少老惠州人会从外地回来,也少不了从房伯这买米糕带走。房伯说,深圳、广州、香港都有人常来买年糕,甚至从美国回来的人也来买这个。房伯说,文革前给人加工米糕,每炮5毛钱,现在每炮35元。米糕成品除了珍珠米做成的米糕每斤13元,其余每斤15元。房伯不无自豪的说,有个香港客人每年都会定制10炮米糕,而且是当作礼物送给香港的朋友。

邱姨可是房伯的好帮手,哪需要她她就去哪

房伯说,10年前都是带着机器到水口的一些村庄上现做现卖,但现在已经走不动了,所有的器材加起来要有多斤。邱姨说,有一次自己骑车带着机器的时候,还掉进池塘了。房伯说,他听说朋友说,自己没到水口上门做爆米花后,水口那边的人心里很遗憾。房伯无奈:那也没办法了。走不远了。

把爆米花搅拌在煮好的糖里面

慕名而来的大部分是老惠州人。钟女士就是其中一个,钟女士以前在和平直街附近念小学,年后想回来看看这些老地方,恰逢房伯带着机器外出打米糕。房伯说,每次外出总能遭遇围观和好奇的眼神。钟女士把这儿时熟悉的一幕发拍照朋友圈,没想到不少人要求订货。可是等钟女士再来到这条街却失望而归,因为房伯不见了踪影,过完年不做了?!辗转打听,才知道房伯在家门口做,又千里寻访终于买到了米糕。同是慕名前来的谭女士说,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的回忆,现在的孩子理解不了了。

做米糕辛苦又不赚钱将后继无人?

房伯在劈柴。这些柴火,有些是从倒塌的房子上面捡的,有些是台风被吹下来的树,有时买,20元斤柴。

这么好的生意,有不少人肯定认为能挣不少钱。其实不然,房伯的米糕卖得非常便宜,三年了才涨了一元。房伯在春节及清明前后的高峰才做米糕销售,成本高,费时费力,也就赚个多元。这也正是这门手艺面临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房伯告诉记者,除了自己的女婿学了一个月以后罢手以后,前前后后一共有5个人上门跟他学这门手艺,年纪都在40岁以上。短则几天就跑了,嫌太辛苦,有个学了三年,但最终还是给一份看门的工作给吸引走了。因为这门手艺除了辛苦,其实根本挣不到什么钱。

回忆起当年自己学这门手艺的时候,房伯可是个家家户户都盼着的人。因为总是有人请他上门打米糕。房伯是惠城区汝湖镇房村人,家有三兄弟,幼时丧父,奶奶和母亲拉扯三兄弟不容易。一直务农的房伯想着学门手艺养家,才学了这行。干了一辈子,房伯也没有富起来,老家的房子几经台风早就坍塌了。去年*府给了2.3万让房伯建新房,但房伯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也就2万元,刚好给房子打了地基就再无力张罗。现在租的是住房建设局的公房。

其实火苗很大的时候,那块挡板起的作用不大,普通人蹲不到一分钟就已经觉得整个脸有点紧绷很难受。

房伯说,每个月房租水电费加上生活费,要左右。打米糕挣的钱还不够两口子一年的花销。过完清明,夫妇俩就得进点水果青菜出去卖,挣点贴补家用。邱姨说,生了一个女儿,供女儿念到高中,那时候念书的费用很高。想起那些日子,邱姨抹去了眼泪。后来女儿嫁得不好,倒是自己偶尔得帮衬着点。

有一次房伯赶着给已经下单的客人做货,到了3点半才进去吃午饭。屋子里面灯光昏暗,很窄,桌上放着枸杞叶汤,放了多天的咸鱼,一盘青菜,一盘荷兰豆炒五花肉。房伯看了看墙上的时钟说,怎么都三点多了。这些饭菜都是邱姨一边帮房伯张罗,一边做出来的。到了下午忙完得5点多,洗完收拾完外面的工具,快7点才开始煮饭吃,他们的晚饭一般是8点多才吃上的。

房伯一边转动爆米花机,一边摇风箱

在跟房伯交谈的过程中,他总是不时露出憨憨的笑。记者问,这么苦的日子,怎么还能这么乐观?房伯说,还能怎么样呢?现在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一些地卖出去,把房子建好,然后有一个愿意接下这门手艺的人把惠州的米糕传下去。房伯带着些许欣慰说,那个学了三年的学徒,看门工作没了,想再学这门手艺。虽然这个学徒也60岁了,但还是让房伯看到了些希望。

说到希望,今日碧桂园惠州区域筑梦空间公益活动,为50户惠州困境儿童改造学习空间,也是给这50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希望惠州越来越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快过年了,惠州这个传统小吃你难得一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