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钢贸产业债务黑洞风险向地方金融机构扩散
TUhjnbcbe - 2020/7/20 10:23:00
真皮型白癜风

“ 钢贸产业债务黑洞 ” 风险向地方金融机构扩散


就在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对被业内称为 风险高发区 的钢贸企业贷款亮起 红灯 之时,一些迹象显示,钢贸融资开始从股份制银行转向地方金融机构,钢贸风险开始从长三角扩散到其他地方。


《经济参考报》了解到,在长三角地区授信额度已经有所控制和压缩的背景下,其它许多地区的整体授信额度却有所增长,尤其是一些地方金融机构的授信总额仍在显著增加。


日前从云南省银监局获悉,截至2013年11月末,钢贸行业客户在辖内银行机构的表内外授信总额357 .11亿元,比年初增加3 .9亿元,增幅1 .11%。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辖区内银行对钢贸行业授信呈现出授信机构以股份制银行为主,向地方法人机构转移的特点。截至2013年11月,十家股份制银行对钢贸企业授信169.56亿元,占授信总额的47.5%,比年初压缩9 .02亿元;大型银行授信107 .32亿元,占比30.1%;而地方金融机构授信77.24亿元,占授信总额的21.6%,比年初增加13.93亿元。除富滇银行外,其余地方金融机构对钢贸行业授信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云南省银监局统计,截至2013年11月末,辖内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 .88亿元,不良贷款率达5.86%,在钢贸行业整体风险暴露看似进入尾声的情况下,地方银行出现开始 接棒 的信号,风险值得警惕。


钢贸黑洞 风险早有先例。近日,中信银行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并通过了该行2013年度不良资产核销额度增加32亿元的议案,而其中大部分新增的不良资产正来自于钢贸行业。债务缠身、诉讼压顶、老板跑路 自长三角地区接连爆发丑闻开始,钢贸行业债务黑洞迅速蔓延并发酵,银行无疑成为最大的 受害方 。在高峰的2012年,民生、光大、兴业、平安等银行纷纷深陷钢贸漩涡,甚至排队到法院对钢贸企业提起诉讼。


很多不良贷款,即使起诉、打官司也无法追回,银行只能通过核销的方式来处理,这些血淋淋的教训一定会让银行重新评估行业风险,包括提高贷款门槛、压缩授信额度等。 一位熟悉钢贸行业的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说。他告诉,包括民生、光大、招行、交行、工行、浦发等多家银行都在内部对钢贸信贷进行了严格限制,大部分银行机构基本叫停了单纯的钢贸企业互联互保授信模式,要求客户追加抵押、保证等有效担保,并对表内外的授信总量实行控制。

1
查看完整版本: 钢贸产业债务黑洞风险向地方金融机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