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元旦,家家户户又要开始准备采买年货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买年货需要在固定的日子跑老远的路去赶集。集市上,吃的、穿的、用的一应俱全,人山人海的景象如同过年一般热闹。京郊赶集似过年赶集是京郊的传统。京郊集市各具特色,有大有小,其中不乏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集。京北最大的集市——靠山集已有多年的历史,农历逢二、逢七开集,周边几十公里外的村民都汇聚而来,集市上山货、干果、小吃、特产、水产、服装等一应俱全,一次购买的货物可以用一周到半个月。而房山的长沟大集也有年的历史,当地老人说,旧时房山乡下没有商店,一个村子有一两个小铺卖些油盐酱醋,大部分东西都靠去集上买卖,赶集可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年1月19日《北京日报》8版,《百里赶集寻找老“年味儿”》)上世纪80年代,大兴农民在集市上买东西。叶用才/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购买力提高,人们对日用生活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国家要求商业部门积极组织和指导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农村经济。在这个大*策下,农村集市逐渐繁荣。年1月6日,《北京日报》3版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回忆,农村集市通常是定期举办,每次赶集,就像过年一般热闹。本报年1月6日3版刊发的时调《爷儿俩赶集》有这样生动的描述:爷儿俩进集看不暇,人山人海,闹闹喳喳,东街是贸易栈,门口挂牌价,西街是供销社,百货样儿杂,小伙买年画,姑娘选花袜,老婆儿办年货……不难看出,当时的集市十分红火,吃的、穿的、用的,卖什么的都有。年2月15日,《北京日报》2版为了方便人们购买和修理用品,各郊区县组织手工业者赶集,活跃物资交流。据本报年2月15日2版《平谷组织手工业者赶集》报道,当时平谷曾分片组织分散在农村的手工业者在城关、峪口、靠山集等五大集镇出售产品,承揽修理业务。之前农民要买能当小斧子用的名牌山镰刀、独乐河的山镐等农具,得跑很远的路。这些手工业者上集以后,农民可以任意挑选,如果需要特殊规格的,还可以在集上订货、集下取货,方便多了。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2版商业部门还根据农村实际需要积极调运日用工业品,源源不断运往农村,再由各郊区供销社通过农村集市等多种形式进行销售。年,平谷县供销社的各个基层社成立了流动下乡收售小组,9月的17天中,下乡赶集80多次。(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2版,《工业品源源下乡供应秋后旺季市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曾经的大集功能逐渐被商场、超市和便利店所取代,但在京郊的一些山村里,至今仍有一些集市定期开市,吸引着人们去体会赶集的味道。集贸市场退路进店由于历史原因,集贸市场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城乡集贸市场陆续出现。年,首批31个集贸市场在8个区最先办起来。只是当时虽然叫作“市场”,实际上就是圈一块地,排两行人,货物往地上、筐内、车中一摆。红桥市场便是其一。年,红火的北太平庄农贸市场一角。胡敦志/摄早先,来自京郊的二三十个农民自发地聚集在法华寺街,开始卖一些蔬菜和鸡蛋,这就是红桥市场的雏形。几个月后,摊贩越聚越多,法华寺街容纳不下了,于是移至不远处的磁器口大街。不久,磁器口大街又摊满为患,附近居民反映市场脏乱差、堵塞交通、噪音扰民。年,有关部门将其迁往天坛公园墙外便道。此后几年,占路为市的红桥市场买卖越做越好,成了北京知名的“马路市场”。(年1月29日《北京日报》1版,《红桥纪事》)年,红桥集贸市场举办文明经商户评比活动,52名个体户当选。叶用才/摄年,北京打破30多年一贯制的蔬菜产供销僵化体系,敞开城门,欢迎郊区和外地菜农进京。集贸市场真正“热”起来,地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墙边、路边、河边”的一溜溜铁皮简易亭台,经营范围也从卖菜、修鞋等向商业、饮食、服务领域扩展。年,借着“亚运会”的东风,北京的集贸市场开始升级。0余名个体户,采取集资的方法,搬进了统一制作的商亭,这些商亭根据不同的消费对象各具特色——秀水街、三里屯、甘家口、百万庄用的是当时颇为气派的铝合金材质;前门正阳楼两侧是漂亮、鲜艳的木结构建筑;而遍布街头巷尾的则是挡风雨、带门窗的铁皮屋。与此同时,全市还有40处全封闭的售货大厅,像朝阳区的东大桥市场就拥有一个平方米的大棚,采光足、空间大,服装、百货、水果、饮食、水产品分片销售,俨然一个“超级市场”。(年2月8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集贸市场设施越“五代”》)年2月8日,《北京日报》1版年1月,红桥市场大楼落成开业,多名个体户搬入新市场大楼,实现了“解放天坛坛墙,马路摊贩进店”。再往后,北京人赶集有了更多“高档”去处。年1月31日,《北京日报》2版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集贸市场发展到家,成为北京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挑起了丰富首都“菜篮子”的重担,在副食品供应方面发挥了“半壁江山”的作用。(年1月31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集贸市场达九百余家》)昙花一现的“仟村现象”“双休日哪里去,仟村百货赶集去……”不少北京人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一家名为“仟村百货”的大商场“鼓乐声混作一团,滚梯上下人头攒动”,一派火热场面。年,一家名为“仟村百货”的商场开业,各种促销手段令人目不暇接,如同赶集一般。图为女骑手们在商场门前穿梭表演摩托车队形。程玉扬/摄本报年6月7日2版《商界闯来个“愣小伙”——“仟村”赶集印象》记录了当时的景象:前边打着腰鼓,侧面扭着秧歌;一进门,“青春少年是样样红”的歌声撞进耳朵,定睛一瞧,大厅正中,一位穿*西服的男歌手正在引吭高歌,四周上下围满了听众。一时间,让人闹不清是进了商场还是进了娱乐场所。门外广场上,有儿歌大赛,还有大转盘摇奖。商品陈列十分混乱,卖鞋的柜台横七竖八,鞋子摊得到处都是,好像是在“撮堆儿卖”;卖皮箱的地方,四五十个箱子排得黑压压一片,像车站的行李托运处,仿佛农村赶大集一般。年6月7日,《北京日报》2版商场开业近两个月,日销售额最高多万元,日平均多万元,在当时京城商家销售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扎眼。一时间,“仟村现象”脍炙人口。可惜,以“赶集”为号召一炮打红的仟村百货,其红火场面只持续了短短几个月。由于管理落后、定位不准等原因,两年后,商场倒闭,这个昙花一现的都市大集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北京人热赶“外贸大集”进入新世纪,赶集的档次越来越高,“外贸大集”的举办更是吸引了众多北京人。据本报9年3月9日6版《周末20万人涌向“外贸大集”》记载,由市商务委主办的首次“外贸大集”令金源燕莎MALL成了热岛,巨大的停车场基本没有空车位,等着排队进场的私家车一度几乎排到了苏州桥。而大集现场到处都是摩肩接踵的顾客,比一年一度的庙会还要热闹。9年3月9日,《北京日报》6版早晨7时就从朝阳十里堡出发来赶集的刘大姐原本只想凑个热闹,结果一到大集就被质优价廉的商品晃花了眼。大半天下来,她左手拎的、背上背的、身后拖着的、从大到小一共有六个箱包。再加上从其他摊位上买的塞到箱子里的商品,刘大姐这趟赶集花了将近0元。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还有不少“回头客”。头天购买了缝纫机的许女士,回家觉得用着顺手,第二天又带着小区里的三五个邻居重新“杀”回外贸大集。9年3月11日,《北京日报》4版一周时间,“外贸大集”迎来消费者近30万人次。原计划举办6天的销售活动,因为购销双方太过热情,又临时增加了1天。首次“外贸大集”在一个月内共举办了四期。最初,“外贸大集”以北京企业为主,后来,山东、浙江、福建、黑龙江等省的外贸企业也陆续加入,总数达到家。9年,市商务委举办的“外贸大集”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罗伟/摄“外贸大集”举办期间,周边商业受益匪浅。金源燕莎MALL三月份销售环比增加了21%,紧临的燕莎友谊商场销售环比增加了28%,贵友商场销售环比增加了25%。而周边的餐饮店普遍客流增多,累计销售增加近三成。市商务委主办的“外贸大集”结束后,人们对外贸商品的热情依然高涨。后来,一些商业企业自行发起“外贸集市”,也受到了欢迎。特色大集摆到家门口近年来,各类大集不断涌现,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特色商品。年,京郊商品大集在国瑞城开市,一位前去赶集的老先生在卖郎家园枣的展位前停下,看到小时候吃的枣倍感亲切:“又脆又甜,郎家园枣可是咱老北京的东西啊!”这次商品大集汇集了10个郊区的7大类余种特色商品,不仅有蔬菜水果,板栗、蜂产品、绿色杂粮、土鸡蛋、食用油等农副产品,果脯、驴打滚、年糕、冰糖葫芦等特色休闲食品,北京黑猪肉、酱卤肉、冷切肠等肉制品,二锅头酒系列,还有景泰蓝、玻璃制品、羽毛画等工艺品和服装服饰,受到市民热捧。(年9月22日《北京日报》8版,《京郊特色商品大集开市》)年9月22日,《北京日报》8版高品质“洋货”也加入到北京人的年货购物车中。进口食品、日用品、生鲜品、保健品、化妆品……年“洋货节”,有两万种海外“爆品”被引入京城。这些“洋货”的价格走亲民路线,比市场价格便宜25%以上。(年1月22日《北京日报》6版,《两万种海外商品进京赶集》)年1月22日,《北京日报》6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北京市场商品丰富,线上线下购物便捷,赶集已成为一种怀旧体验。(原标题:温故
热热闹闹赶大集)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贾晓燕编辑孟紫薇流程编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