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四制三化鹤壁高标准建设一刻钟15
TUhjnbcbe - 2023/9/7 22:21: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陈晨蒋晓芳通讯员范丽丽

鹤壁市以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为契机,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游园健身、上学就医、养老购物、办事阅读……在鹤壁市,这些事只需走出家门15分钟就能全办到,百姓的生活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如何打造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的便民生活圈?怎样让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建“圈”工作?年以来,鹤壁市探索出“四制三化”工作法,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7.4亿元,已在个社区建设“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

近日,记者到各个社区采访,走进街头巷尾,深切感受“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工作人员为建“圈”付出的辛苦与努力。

共议制

群众“点单”*府“买单”“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怎么建群众说了算

市委书记马富国强调,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既是民生工程,又是民心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延伸服务链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老年居民反映需要一套康复器材,我们引进了这套设备,还购置了一台爬楼机。”“有部分居民问能不能在社区成立一个书法班,想让孩子不出小区就能上课。于是我们在本小区找了一名书法老师,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学费很低。”近日,记者在山城区红旗街街道朝阳南社区采访,这里的工作人员似乎有无穷的力量,只要社区居民有需求、开了口,朝阳南社区的工作人员就能想方设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年10月,朝阳南社区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养老服务圈建设树立了标杆。

山城区创城办一刻钟生活圈组工作人员陈利明介绍,山城区居住的老年人较多,他们在充分了解老人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高标准配备助浴、助卫等养老设施,打通养老服务“神经末梢”,并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创新实行“1+X+N”智慧养老模式(“1”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X”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N”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山城区已建成日间照料中心62个,覆盖率达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民办养老服务机构9家。

在淇滨区,为让“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多层次、全方位惠及居民,同时更好地了解社区“一老一小一青壮”需求,淇滨区组织5个街道的56个社区开展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社区老年居民的普遍需求和个性化需求。针对老人的‘点单’,我们‘买单’。”淇滨区创城办生活圈组副组长*说。

“在生活圈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问需于民,积极响应广大群众的需求。我们社区投资30余万元将闲置多年的游泳池等改造成了集球类运动、老年健身、儿童游乐为一体的文娱场所,提高了社区全民健身圈服务水平。”淇滨区泰山路街道东方社区*支部书记杜志鹏说,在他们社区,有几位独居老人说他们一个人在家做饭、吃饭比较孤单,想让社区打造一个共享厨房,他们也实现了这部分老人的愿望。

共建制

多方参与共建“优质生活圈”便民、惠民、利民的社会效益凸显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生活圈的建设,要发挥*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统筹多部门的功能,把各部门、社区居民、辖区内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

鹤山区中山路街道马南社区副主任李冬梅介绍,自“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以来,马南社区发挥*组织的引领作用,统筹民*、教体、文旅、城管、住建、卫健、商务等项目资金余万元,引入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生活圈建设。

马南社区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打造,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利用住建部门对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对群众的居住条件进行了大幅提升;新建改建鹤鸣游园、康园、智园等娱乐、健身场地8处;建设投用五星级淇河书屋乌金巷站;建成投用公共停车场、公厕4座,改造提升辖区便民市场;新安装增设一批慢行系统、公交站点、车棚及充电桩等,形成了功能齐全、资源共享的社区生活圈。

马南社区居民陈东笑着说:“两年来,社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鹤山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推进组办公室主任薛利堂表示,鹤山区瞄准18个社区、52个小区、6.27万常住人口,针对群众急难愁盼,对标各大功能圈内容,深挖鹤源文化,新建5所淇河书屋,打造鹤源古街、陶瓷广场、鹤煤巷等,更新学习休闲健身资源,推动城市扩容和产城互动,引导农民进城共享便民成果。已经完成13个社区的“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5个正在建设提升,便民、惠民、利民的社会效益凸显。

圈长制

区、街道、社区三级“圈长”打造“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鹤壁模式

鹤壁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后,“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就成了“一把手”工程。

*告诉记者,淇滨区成立了区级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分管“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打造的副区长任“总圈长”,负责全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管理的统筹、计划、推进、指导、评价;分包街道区级领导任一级“圈长”,对辖区“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管理工作负责。

同时,成立街道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管理工作推进组,由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负责,分包社区的科级干部任二级“圈长”、社区主要负责人任三级“圈长”,负责街道各社区生活圈建设管理的统筹、计划、组织、实施。

市创城办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推进组副组长*伟介绍,鹤壁市还建立了定期评价机制。首先是月度互评,每月由各类功能圈牵头部门与街道就推进工作情况进行互相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是“圈长”季评,每季度一级“圈长”组织召开一次推进会,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标准,对各城区街道、各类功能圈元素打造情况进行点评。最后是年度总评,每年底由区委区*府主要领导或委托“总圈长”召集,相关负责人参加,对各城区街道、各类功能圈元素打造情况进行总体评价,总结经验不足,奖优罚差,推动“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全面提质。

“我们实施三级圈长制,坚持先规划、再建设,整体谋划,分步实施建设,常态长效管理;注重示范带动,先行选择条件较好的生活圈试点推进,积累经验,形成‘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建设、管理鹤壁模式。”*伟说。

共享制

人民满意是建“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之前去办事处一趟得请半天假,现在服务站就在家门口,出门买个菜就顺便把事儿办了,真是方便!”7月12日下午,在淇滨区长江路街道珠江生活广场*务服务站内,华府天下小区居民李爱红对新设立的服务站赞不绝口。

长江路街道办事处距华府天下小区4.5公里,百姓反映办事不方便。长江路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创新服务方式,将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服务”,在珠江生活广场设立了淇滨区首个街道*务服务站,每周一到周五安排专人值班。居民不用预约,做好个人防疫措施就能直接去办理业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服务站内宽敞明亮,设有便民服务资料架,资料架上有最新的*策介绍、业务办理指南等,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齐全。服务站内还有休息区,休息区内设有座椅、饮水机、洗手池等,能为办理业务的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为进一步解决群众办事不方便问题,长江路街道在原有12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年新建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高标准建设*群便民服务中心,让社区与居民距离更近关系更亲,实现*务服务一刻钟全覆盖。

建设项目化

科学统筹规划高效综合管理规划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百姓的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生活圈的建设繁复、精微。

鹤壁市“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需要更加突出规划统筹引领和建设的整体性、全面性、科学性。在建设过程中,依据社区需求评估与小区实际梳理,明确项目化任务清单,有效推动规划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生活圈建设具有挑战性,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种复合管理,要求管理者具有多种综合管理能力。我们要在一定的时间、技术、经费和性能指标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定目标,让相关方满意。”陈利明说。

山城区创城办为确保淇河书屋日常管理精细化、项目运营长期化、服务内容全面化,对淇河书屋项目建设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以各街道为主体,统筹文旅、住建、教育等部门职能优势,细化各部门建设责任和任务,凝聚淇河书屋建设合力,聚焦淇河书屋项目选址、建设、运营等内容,精准发力,推动淇河书屋项目高质量建成运营。

陈利明说,居民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变化,所以他们创新书屋设计理念,充分融入老城区文化底蕴,按照各站点地理位置、读者需求等明确定位,克服老城区地少难用困难,充分利用城区繁华地段边角地以及老旧厂房、锅炉房等闲置资源,向内“挤”空间、向外“腾”空间,为书屋建设用地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打造城市精品共享阅读空间,实现淇河书屋一站一主题、一站一风格。书屋还配备了医药箱、雨伞、轮椅等便民设施,满足群众不时之需。同时,还开设亲子阅读、文创生活、国学教育等功能区,打造老城区文化“网红”新地标。

目前,山城区已建成街道级“淇河书屋”7个、“社区书屋”30个,投放图书10万余册,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项目化管理使得建‘圈’工作具有了公益性、可行性和参与性。社区的各个服务项目不以营利为目的,参与者不图回报。更加注重解决社区居民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制三化鹤壁高标准建设一刻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