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蕴华
糕团小点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的家乡是地处浙东海滨的小城镇海。在这座城里,年轻人清晨匆忙上班上学、老年人晨起悠闲散步,“出门吃早饭”是许多镇海人的选择。说起镇海市面上的早点,糖耳朵、油墩、麻球、雪团,大概每个镇海人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一大堆来。在上世纪70年代,镇海城关里就有好几家点心店,售卖这样令人难忘的点心。
从前镇海的点心主要分成三类:“油炸货”、糕团与蒸点。糖耳朵又叫糯米饺,据从前南街糕团店的经理叶柏方老先生讲,“老底子”的糯米饺系用面粉与糯米粉以二八比例拌和、加水做成,因为捏出的形状略扭转如同耳朵,又得了糖耳朵的诨名。做糖耳朵的面团极绵软,需要“养炸”:下锅时必须用极幽的火,油只热到二三成,边下边推使不至沉底,然后等油温不断升高,令面团鼓出浮起,再加大火炸透,出锅后趁热“擂”上糖。一只上品糖耳朵,热时中空鼓胀,外柔内软,冷后韧而不挺、黏糯更加,入口腴而不腻,咬住一头,糯米面可以往另一头扯出老长。
油墩这种吃食,在四十年前全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现在镇海街头难得一见。应满芳曾是西街饮食店的老白案师傅。据她说,油墩是一种腰圆形的糯米糕点,糕皮里稍掺面粉,厚而有馅,馅心多是猪油芝麻拌糖制成。炸法有几分近乎生煎包,须将墩子置于放了油的扁平“熬盘”中,开小火煎制,轮流翻面,直到两面金*、内里熟透。炸油墩极考验师傅的耐心与经验,油量既要恰到好处,火候也是过一分则老则焦、欠一分则夹生疲软。要做到外皮韧而不滞、内馅一咬而流心、丰腴蜜甜又充肠适口、毫不起腻,殊非易事。
“油炸货”里,麻球算是江浙一带的名小吃。老底子的镇海麻球色香味俱佳。据老师傅讲,炸出这样的麻球,油温与火候是秘诀。麻球捏好后养在冷油中,不能点火,而是要从炸油条的滚油锅里舀来热油,隔段时间浇上一瓢。等到麻球渐渐变色鼓胀、熟至七八成时,再捞至大火滚油中,一过一沥至颜色金*即成。这样的麻球趁热吃最好,放凉不久便会塌缩,早上炸出来,放不到中午就塌成了芝麻烧饼。
专营各色糕团的镇海西街糕团店,最拿手者是花样百变的年糕。除了绵韧弹牙的年糕团,还售卖一种更柔软香甜的糖年糕。因为用*糖上色,色沉若金,切成规整的正方形,一面加盖红印,热腾腾蒸出来,油亮亮的煞是招人喜欢。糖年糕制作时在粳米粉里加入了糯米粉,故而放凉之后甜味与糯香益愈彰显,口感仍然极富弹性,全不似寻常的白年糕,冷透之后不回炉就硬到无从下口的。
雪团可以说是青团的一种变体,大小只比北方的元宵稍胜。糯米与粳米粉作皮,包上赤豆或*豆沙的馅,蒸熟放凉了吃,其味也不过是软韧清甜,惟其外形丰泽腴润,莹洁如雪,加上每只都在表面上滚过一层浸饱了水的长粒糯米,蒸熟之后谷香芳醇、色泽通透如脂玉,实在姗姗可爱,可惜现在也不多见矣。
老镇海口中的大众食堂是一座二层小楼,店面固然陈旧不起眼,可是所售者将各色包点饭汤粥面一举囊括。店内堂食不设雅座,无论谁来都是四面长凳套一张八仙桌相迎。“大众食堂”的得名,或许与这种平易的待客方式有关。大众食堂最出名的早点当属光面。老镇海口中的“光面”,其实是酱油红汤做底的葱油面。光面本来最寻常,可是被递到食客手里之前,大师傅都会先给面淋上一小勺浓而白的高汤汁,再挖一小勺稠如凝脂的冷猪油磕在碗中。猪油借着面汤的滚热翻浮融化,酱红并葱绿的面碗里,立即漫开漂亮的油花,清汤细面吸饱了猪油和高汤的精髓,顿时变得肥羜鲜美、活色生香。
港口饭店的招牌便是生煎包。生煎包是极大众化的南方点心,然而一样吃食百样做,平淡之中最能见出高下。“港口生煎”其形圆润、收口楞褶分明,皮如凝脂、薄而细韧,底色浅金、脆而不焦,馅心是肥瘦相间的上好“条肉”,以料酒、生抽、老抽、葱姜等预先腌过,出炉时趁热咬上一口,肉咸鲜膏腴,饱满的汤汁油润甘美、滑不腻口。壮小伙儿们总在早饭口儿或夜宵点三五成群奔进店里,豪爽地点上十几二十个滚热出笼的生煎,配上香醋半碗,一面红光满面地大嚼大咽,一面天南海北山吹海侃。
这些老底子的点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滋味,也让家乡的味道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唇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