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城市的你,是否还记得儿时记忆中的年味,那时,腊月里一条条庆祝五谷丰收的年糕,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每年都会盼望着这个时候的到来,在每个人的印象中,年糕永远是和过年连在一起,是“年味”最重的食品。而且它一直是江南地区,年节筵席上的重要食品,吃了年糕才算是真正过年了。
江南的石门镇,特色美食是桂花年糕春节年糕的起源传说众多,有年兽说、伍子胥说、大禹治水说等,因为嘉兴与苏州相邻,所以伍子胥说应该是最符合嘉兴地区的。据传,春秋末期伍子胥自刎前对部下说:“如果国家有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下挖地三尺可得到粮食”。后来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姑苏城团团围住,吴*困守城中炊断粮绝,百姓哭声惨不忍闻。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姑苏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做年糕来纪念伍子胥。
过年前,石门生产的年糕年糕作为一种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与江南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和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稻米作为年糕的基本原料,年糕的产生与发展,必定和当地稻作特点与稻作种植的发展过程有很大关系。据考古工作者证明,嘉兴市石门镇(丰子恺故里)的罗家角考古遗址,集中展现了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的内涵,以及新石器时期的稻作文化,说明嘉兴在数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了。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历来享有“鱼米之乡”的称号。
打好的年糕切成条,正在晒干春节,代表着春耕的开始,是农耕社会文明的产物,年糕原本就含有庆祝五谷丰收之意、意味着岁月的更替,两者都成了民俗的符号。石门桂花年糕生产历史悠久,当地一直传承下来的传统是:过年招待贵客,都要先来一份桂花炒年糕,过半小时后再吃饭。主要是取其“年年高”之谐音,“年岁盼高时时到,虔诚默祝望财临”的意思。
销售中的石门桂花年糕石门年糕是当地的特色产品,以选料考究,纯手工制作而著称,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打年糕。他们选用优质的糯米浸泡后磨成粉,放到木桶里蒸,这叫蒸粉,然后把蒸好的米粉倒在石臼里,再用大的棒槌不断的击打在米粉上面,直到打好为止。用手工打年糕是石门一带的传统做法,是个力气活。在制作过程中,当地人还喜欢用年糕印模具压制成“铜钱、元宝、鲤鱼、如意”等外形,象征着“财源滚滚、发财、鲤鱼跃龙门、吉祥如意”。
当地村民正在手工打年糕桂花年糕是江南的一道传统点心,比较糯,又不腻,食用方便,风味独特。其烹饪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以炒、蒸、煮、烤等为主。炒年糕:以糖炒桂花年糕为主,色、香、味齐全,引人垂涎,还有梭子蟹炒年糕等;煮(蒸)年糕:最简单的是白煮(蒸)年糕,蘸上红糖,甜糯可口;烤年糕:农家制作比较困难,一般是设施设备齐全的大饭店、大灶具制作的,香松美味。
梭子蟹炒年糕目前年糕已经上市,年味已经接近,您感觉到了吗?过年您有吃年糕的习俗吗?欢迎您的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