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秦岭淮河为界,往往是地理气候上的我国南北分界线。数学上标准分明,实际却比较粗放,这条线南北几十公里,就属于广阔的过渡地带,至于文化上的过渡地带,则更宽泛。
(北京化工大学食堂)“男方爱甜,北方爱咸”却是南北方人口味的一个大差别。
北方甜菜曾经的糖分之源历史上,广西、广东、云南等长江以南的省份甘蔗产量较高,唐宋时期,手工制糖技术就已经很成熟。而北方产糖的来源,主要是甜菜制糖,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和*等北方地区,而且只有年左右的历史。
糖能使食品更美味,能下饭(这可是南方话,北方话却是“能咽得下去“)直接打开味蕾和大脑里的快乐细胞。南方吃糖的成本,远远低于北方,因此在汤菜里,在年糕里加糖,方便易得,很经济,是最大的理由。
不像现代食品是各种添加剂,使时令产物大大延长了保质期,也扩大了运输的距离,在过去,民间能保存蔬菜水果的最好方法,就是“盐渍”与“糖渍”。北方秋天和冬天来得早,时间长,蔬菜很快干燥或坏掉,腌酸菜、咸菜、酱菜,能保证一冬天的维生素供应,主要是能做“”就菜”(山东话,可以刺激口味,能下饭,让人多吃点主食的食品)。
北方用糖也能保存水果,一方面那时的水果种植本来就很有限,另一方面糖价很贵,把糖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糖渍的果脯,都属于奢侈品。
(小编最喜欢这种小勺,能把汤油细碎菜吃光,不浪费)
南方蔬菜水果多,不用说今天,就是农业条件不发达的过去,在冬天,绿叶类蔬菜都长势都良好。反而腌咸菜不普遍,晒干菜也不普遍,但是因为肉类珍贵,制作腊肉、咸鱼,却是上千年的历史,很多地区,还再加糖,因此南方腊肉、咸菜,都是咸中带甜,如浙江一带的萝卜咸菜,萧山萝卜干,金华兰溪小萝卜等。
至于把饮食习惯差别分解到各个省,那差别很大,共同点也很大,因此就无所谓规律了,比如有人说,山东江苏晚饭喜欢稀饭,熬粥,否则总觉得肚子里干巴巴的,像没吃饱。其实,南方不少地方,也有将米饭熬粥的习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往往最有道理:粮食不够,吃稀饭,能借助汤汤水水,感觉到吃得多,吃得饱。
说到这里,有一个区别出来了。小编在四川和广西等地吃早饭,盛满稀饭(北方话,更接纳“粥”这个字),店主往往把筷子放到碗上,意思是筷子夹咸菜然后拨拉稀饭,就进肚子里了。次数多了,终于习惯了----南方喝稀饭,不用小勺子。
出土文物铜勺子在北方,山东和北京的早餐,服务员八成把小勺直接给放到碗里。帝都早餐日益减少,人工成本高,都是自己端稀饭了,但一定在收银处附近有一盒子,满满的小勺子,供人取用。在南方,这肯定不提供。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南方不用勺子喝汤啊?江浙和闽粤一带不是喝汤时总是在大盆里放一把瓷勺子,在每个人的小碗里盛汤时,泡里边一把瓷汤匙---如果是北方金属制的小勺,是不是海参汤的高大上感觉就没了。
(南方最常见)(北方不锈钢勺子最常见)陶瓷汤匙是中外互动的产物,年前后,欧洲迷恋中国的瓷器成为时尚,在宫廷和高尚人士家里,聚会时客人坐定,能有一套来自东方的瓷器,可是相当拉风。本来,汤匙在欧粥古代,主要不用来喝汤,而是将碗里食物如沙拉、肉汤等,全部吃光的工具。
(从宫廷到民间,现在是喝海参鲍鱼汤的标配,这时年的勺子,旧货市场作为文物卖)
此时,在我国南方陶瓷业较为发达,但瓷器在民间的日用仍然有限,瓷制汤匙与喝汤,还属于达官贵人的事情,富裕才能考虑礼节和餐具的美化功能----广大的民间,能把食物方便的放入嘴里,筷子和碗,就足够了。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以拥有东方陶瓷为荣)
欧洲殖民者逐渐侵入我国东南沿海后,西方人用的铁制汤匙,与东方官员、商人流行的喝汤,结合起来,催生了陶瓷汤匙的普及。餐具中刀叉之外的汤匙,慢慢完成了从铁制到瓷制的过程。直到年代,不锈钢诞生,到我国解放后,不锈钢小勺才出现,但由于其成本还没有陶瓷小勺低,加上民间使用易碎,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普及开来。
(一位 留下的物品,左边是小铜勺有人说:我们不是有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嘛,人们勺子喝汤,筷子夹肉,南北方都应该普遍使用。其实,都是瞎说,古代就烹饪俩字,烹就是煮,将肉菜煮熟能吃就得了,没有那么多油水供人炒菜。饪,就是冷拼,将生熟菜与熟肉摆在盘里,图个好看。如果说有烹饪文化,那也只是在宫廷和达官贵人存在,民间断然没有,食物的作用就是供人吃饱而已。至于饭前喝汤,还摆上汤匙,再配上不出声的优雅动作,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颠沛流离中,只要带个能做饭的铁锅,能分装吃到嘴里的碗,就够了,汤匙简直就是累赘,如果是陶瓷的,那更难伺候了。
(餐具的美观功能)与其说南北差距,不如说是时代进步的作用,当陶瓷餐具越来越普及的时候,小勺子用不用,用不锈钢还是陶瓷的,就是成本在起作用了,其次是习惯。北方不大讲究,用不锈钢,而曾经比较高端的瓷勺子,反而用不惯。而为了把碗里的菜与油水都吃完,不锈钢勺子绝对好于陶瓷勺子,这也是年以来,不锈钢勺子更普及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