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台江史志福州春节习俗元宵
TUhjnbcbe - 2023/5/30 21:22:00

过了正月初,最浓的“年味”将迎来下一个热潮,那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

俗语有道:节到元宵格外浓,不出十五不出年。福州人庆祝元宵的习俗自古有之,民俗文化底蕴独特深厚。近日,台江史志编辑部一行采访了福州民俗专家方向红老师,听她讲述福州传统元宵节俗,感受老福州地道的“元宵味”。

花灯会

元宵节,旧称上元节,又叫“灯节”。自汉代以来,福州便有元宵办花灯会的习俗,宋代时还被列为京都灯节的上品。

每年的元宵节花灯会都十分盛大,其中还有个重头戏“闹花灯”。旧时,每至元宵节,福州全城灯火通明,家家户户一齐过节。如今,还传承着由马尾、马祖两地共同主办的“两马同春闹花灯”节俗活动。

年2月13日,“灵山秀水人文台江”主题灯组。叶诚摄

第十七届“两马同春闹元宵”活动上的“两马”元素花灯

旧时福州人从正月初七就为元宵花灯做准备,开始定制、购买、布置花灯。民国时期,福州南后街曾有许多花灯铺子,供市民定制各种精美的花灯,南台台江汛则专门出售各种纸质的花灯。

福州“灯王”郑祥霖在制作花灯。叶诚摄

郑祥霖指导学生制作花灯。叶诚摄

福州花灯种类繁多,分为挑的、扛的、走的、挂的等类别。挑的有八角灯、球灯、西瓜灯等,扛的有关刀灯、龙抢珠灯等,地上走的有猴骑绵羊灯、牧童骑牛灯、状元骑马灯等;堂上挂的有宫灯、走马灯等。

花灯会资料图。郑帅摄

元宵之夜,福州还有看“鳌山”(又称“彩山”,是用各种灯搭起其灯会广场)的传统。“春灯绝胜百花芳,元夕纷华盛福唐。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此诗正描绘了昔日闽都灯市和鳌山的盛景。元宵之夜,福州城人潮涌动,观灯赏月,热闹非凡。

猜灯谜

有灯会的地方,自然少不了“灯谜”。每逢元宵节,福州多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送灯

旧时福州还有一项重要民俗活动:送灯。在福州话里,“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送灯”就是“送丁”。过去,女孩子出嫁头等大事就是生儿育女,婚后若没生孩子还是迟生孩子,对新娘和娘家来讲都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因此,就有了“亲家舅送灯”习俗。

游神

游神、迎神,是福州人过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从正月初三至十五陆续展开,一般在元宵夜达到高潮。

游神时,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祇塑像,如泰山神、白马王、临水娘娘,以及各村单独供奉的主神、诸主神的部属,如“孩儿弟、七爷、八爷和白须”等竹制的“扎骨”神像,分别由人顶着,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最后依次送入庙里安坐。

值得一提的是,在游神、迎神队伍中一般都有伴随着民间文艺活动,如舞龙灯、高跷、舞狮、地下坪、陆地行舟等。

一条传统椽板龙与三条现代椽板龙齐舞埔埕村,热闹非凡。

请花

旧时福州习俗以白花为生男之象征,红花则为生女之象征。新妇婚后若未得子女的,夫妻俩于正月十五日这天在母亲或婆婆的陪同下去临水娘娘(即临水夫人陈靖姑,是福州地区民间公认的主司生育之神)庙中“请花”。

每年陈靖姑文化节期间,在仓山临水夫人故居常举办集体“请花”仪式。“请花”需要进行一个请花科仪,仪式完成之后,所请的花需由新妇怀之而归。

赛年糕

赛年糕也是福州元宵节的重要习俗。福州人家家户户蒸年糕,元宵节期间拿出来比赛,看谁家的年糕蒸得大、蒸得好看,年糕越大、越好看,寓意着这家人今年的运气越好。

福州还有句俗语:公鸡站在年糕上。意思是说,把公鸡打扮成仿佛展览的标本,漂漂亮亮的站在年糕上,供人们参观评论。鸡越大、越好看,说明这家人越会持家。

喝青红酒

福州的元宵节还带点酒味,福州人在元宵节还有喝自家酿造的青红酒的习惯。

传说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将领王审知的部下吴阳和颜平被派到现在的福州台江区开辟港口、发展生产。这两员部将很爱喝酒,常因醉酒耽误工作。王审知下令不准吴阳和颜平再喝酒,只有在正月十五可以痛饮一天。

福州解放后,该习俗曾一度被淡化。不过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喝青红酒的习俗逐渐回归。

青红酒。叶诚摄

吃三粿与元宵

在元宵当天,旧时福州人主要吃“三粿”,也就是糖粿、芋头粿(肉丸)和菜头粿。而元宵,福州人称之为“元宵丸”或“元宵圆”,除了在元宵节会吃,更是一种日常美食。

福州人爱吃的元宵,一般是咸肉馅的。糯米打团搓圆,中包酱肉,加葱调味,折成元宝状,沸水煮浮后,加汤一起吃就可以了。

福州人正月十五吃三粿和元宵,都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希望日子越过越红火,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文字:蓝秀楠摄影:叶诚参考资料:《福州习俗》、福州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江史志福州春节习俗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