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恒讲革命故事
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鹤壁西部山区小河涧村王姓人家的三个男娃先后来到人间,王作宾、老大、小名生得,王作秀、老二、小名有得,王作恒、老三、小名捐得。三个孩子的到来并没有给王家带来丝毫欣喜,反而使王父的眉头更紧了,一家人吃啥呀?
小河涧村地处太行山余脉牟山之东,丘陵起伏,土地贫瘠、缺少水源,完全靠天吃饭。那几年连年干旱,颗粒无收,吃饭保命成了第一要务。王父哀叹连声,恨老天不公怨穷人命苦。年,王父拉上几个族兄奔东北闯关东去了。一去经年,杳无音信。最后,家中的妻子得到的却是丈夫客死他乡的噩耗。太行山脚下女人的心也如石头样坚硬,王母擦一把眼泪,携幼子去了娘家——鹤壁集求助。树挪死人挪活,王作宾弟兄在鹤壁集落了脚。
父死兄大,年少的王作宾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苦难练就了他坚毅的品质,小小年纪的他犁地耙地,赶马车撑大鞭样样精通。太行山的质朴成就了王作宾豪爽的性格,他行侠仗义爱帮助左邻右舍,大家信他服他。冷峻的山风也把王作宾的心吹得生硬,同其他山里汉子一样,他脾气暴躁易怒,一言不合就动手教训两个弟弟。老母亲疼在心上,却也无可奈何,生活苦啊!
年,日本人占领鹤壁西部山区,土匪横行、民不聊生,王作宾恨透了这些恶人。国民*的部队抓壮丁,把老二王作秀抓走了。生活的严峻,使王作宾更冷了。年的一日早晨,一米八高的王作宾背起铁犁,拉着*牛,手握大鞭,提前下地干活去了。三弟王作恒去地里迟了一会儿,他便抡起大鞭,狠根地抽了王作恒两鞭。王作恒一声不吭,回家抽几件破衣就要离家出走。老母亲强拉不住,就拿起笤帚圪塔打,边打边撵至村口,苦唤“捐得,我儿不要走啊”。王作恒头也不回,他不怨恨哥哥也不怨娘,生活太苦了,活命要紧呀!
年春天,王作宾在鹤壁集认识了共产*员杨汝舟,他心中的火经杨汝舟一拔就亮了。打土匪打*子,穷苦人要当家做主。很快,王作宾就加入了共产*,成了抗日队伍中的一员干将,他腰别两把“二十响驳壳枪”,肩背一把大刀,威风凛凛,名震一方。他同程有智、郭雨学、曹福奎等七人有“牟山七勇士”和“八杆二十响”的美名,令日伪*闻风丧胆。
由于作战勇敢,年,作为“牟山战斗英雄”的王作宾与汤阴县县委书记李延绶一块儿在大闾寨村(今鹤壁市鹤山区)受到刘邓首长亲切接见。刘邓首长指示他们坚持地方武装工作,为迎接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
王作宾为人仗义,敢做敢当。年,他到林县参加整风学习期间,汤阴县委部分领导思想偏激,把鹤壁集七八十个有钱的户主都抓了起来。王作宾回来后作主,除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外,其他人都放了回去。乡人感念其恩,夜晚送去礼品,王作宾严辞拒绝。年,王作宾任汤阴县二区(大湖)区长,年调安阳地委工作。年毛泽东视察安阳期间,王作宾参与了保卫工作,并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后来,王作宾调到平顶山矿务局工作。年的一个周末,他携心爱的女儿到某工厂检查工作,偶遇锅炉热爆,二人双双遇难。时年,王作宾42岁,女儿才刚满8岁。
王作秀被国民**抓壮丁后,在邯郸高树勋的部队服役。年,王作秀随邯郸起义的官兵归编于贺龙、向守志领导的晋察冀纵队,他先后参加了石家庄会战、济南会战。然后跨越长江天堑挺进大西南。在湘区剿匪战役中,王作秀英勇顽强,战功突出。建国后,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斗,他所在的15*44师参加了上甘岭战役。战斗中,王作秀英勇顽强,多次受到上将秦基伟的表彰。抗美援朝期间,由于天气寒冷,王作秀饮雪啃炒面,他染上了胃病和肺炎,回国后他因病退伍。退伍后,王作秀积极参预地方的农业生产,年代后期谢世,终生无儿无女,为革命奉献了半辈子。王作秀退伍时,*功章挂满了胸前。
年,王作恒头也不回,*气投奔在汤阴城里保安团任事的表哥牛玉斗(今鹤壁市淇滨区牛横岭村人),牛玉斗知道国民*部队纪律焕散,害怕瘦弱的王作恒受人欺负,遂把他撵了出来。年少负气的王作恒再也不想回到家中,他听说县东内*沙区的八路*官兵平等,就毅然在五陵镇渡过卫河,加入了八路*。在随后的战争岁月里,王作恒先后参加了解放滑县、濮阳和郑州的战役,他还一路南下,随刘邓大*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等。王作恒在战场上英勇善战、机智勇敢、沉着勇猛,他从步兵一直干到了炮兵副连长,并多次受到刘邓首长的嘉奖和接见。新中国成立后,他转业到云南曲靖地区师宗县任县公安局队长、局长,师宗县检察院*组书记。
生活稳定后,王作恒想起老母亲和大哥王作宾,后悔自己当年的负气出走竟那么决绝,十二年了,与家中音信全无。他赶紧修书一封,却不知道自己母亲的姓名。无奈,信寄到了小河涧村*支部,支部书记王作臣多方查找方找到王母。王母多少次深夜呼唤三儿呀,她突然看到三儿的来信不禁高呼:捐得,我的儿呀,你还活着,快回来看看娘吧。
年,王作恒回到家乡,匆匆见上母亲一面就走了。由于工作繁忙,母亲谢世也没回来。年,他听闻大哥与侄女不幸遇难,万分悲伤,感念大嫂一人孤单,遂把儿子王勇送给了大嫂,感谢大哥当年养育之恩。
年,王作恒谢世,亨年91岁。
时也,势也,特殊的年代,苦难的人生,兄弟三人殊途同归,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却演绎出不一样的人生悲欢,令后辈唏嘘不已。
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向共和国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