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年糕
文:杨胜凡
年糕在农村是春节必制的食品。它与杀年猪,制作腊肉香肠,杀鸡宰鸭,捉田鱼煮豆腐酸汤鱼等等,将浓浓的年味推向极致。
过去过春节即使你贫穷得没有年猪杀,没有一两肉一条鱼,甚至无米下锅断了餐,也要想方设法弄十来斤糯米蒸制一槽年糕的。特别是有半大不小儿女的家庭,尤其少不得。这不知是“无糕不成年”的风俗呢,还是在什么都觉得好吃的年代里,年糕确实是一种佳品?
而自小对糯米食品有特别爱好的我,年糕则成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须知打制年糕,得先有糯米,要有糯米就得先有糯禾。但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因家里人口多劳力少,每年秋季从生产队里分到的糯禾就比劳力多的家庭相对较少。以致到了春节糯禾便所剩无多,舂出糯米蒸制年糕也就极其有限。
而当时的农村,富足的人家打制的年糕,就有二三十槽之多,所用糯米多达两三百斤。吃年糕有的则吃到农历的二三月份。而如我人口密集之家庭打制的年糕至多不过三槽五六十斤糯米而已。年糕节省着吃顶多能吃到元宵节就告罄了。接下来就只有闻着隔壁邻居烤年糕的香味了。而当年父辈兄弟三人一屋三火炉的分居格局,随着我辈与家庭生活较好的堂兄堂弟之间的交往的时亲时疏,每当年节,我的同胞兄弟姊妹便时不时在同一走廊里,瞪大眼睛望着堂兄堂弟们吃着刚烤好的香喷喷的年糕而垂涎欲滴……
即是到我到外乡读书的时光,每年三月份开学之初,我那些住校的同学,时不时也拿出他们从家里带来的年糕到学校厨房里烤好后,拿回寝室,或隐或显地嚼着,那飘出来的缕缕香气,便惹得你暗暗地吞口水。而每当此时,为不在人前露出馋相,自己只好悄悄走开。
参加工作之后,我的弟兄姊妹已长大成人,家里的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每年春节的年糕再也不成为我们羡慕别人的美食了。因为家里有的是糯米,即便没有,花上两三百元去市面上购买,想打制多少年糕就打制多少!
如今我对年糕的嗜好依然不减当年。而离开了家乡农村,虽然极少能吃上那种人工打制的糯米糕了,但所生活的城市,其农贸市场或超市里机制的糯米糕却随时有售,只要花上几元钱,就可美美地饱餐一顿。
年糕,其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将来,在我看来确实是一种美食。只是这种佳品,如今不只在春节时才能吃得上,而任何时候都可以品尝。因为当下的生活时时都是在过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