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张家口坝上张北县,很少有人知道的一个小县城,我们村离县城20多里地,哪里有山,当年也有水,还有满山的树和花。
这地方最热闹的要数小时候过年的时候了,父亲们在过年前十天左右都从外地赶回来了,为的就是为过年做准备,其中有一天必定是留出来做年糕。
年糕是用*米面做的,方法很简单,但是流程繁琐,做的量大,除了自己吃,还要送邻居以及亲朋好友,剩下的冻在缸里,等不想做饭的时候拿出来蒸一下,方便很多,所以一年几乎就做一次,第一是需要时间,第二是当年生活困难也不能时常吃,因此一次性做得多一点。整体下来需要一天时间,所以这一天时间要吃的饭就是年糕。
蒸年糕那天必定早早起床,然后把水烧好,烧开水后,把水倒在*米面中,搅拌,不要放太多水,直到搅拌到很小的面块的时候,然后把锅里放入足够的清水烧开,放上蒸笼,我们老家是土炕的锅,所以蒸笼是竹子编织的很大的蒸笼,老家发音叫“jingpinzi”,这三个字我也不知道怎么写。然后在蒸笼上放一块纱布,然后*米面一层一层地铺在上面,蒸熟。
蒸熟以后取出来放在一个很大的瓷盆里,在我们老家,几乎每家都有一个瓷盆,特别重,我的印象中似乎就是用来蒸年糕的,偶尔杀猪的时候也用。取出放入瓷盆中后就是男人的活了,因为需要很大的力气。
弄一瓢冷水放在旁边,沾着冷水用力的把面柔和在一起,因为太烫,必须用冷水,直到揉到均匀,*米面外表光滑的时候可以停下来了,这个过程是很费力气的。现在*米年糕的第一个过程算是完成了,大约需要两个小时所有,开始早饭时间了,早饭就地取材,就是刚才揉好的*米糕,虽然没有炸,但是特别好吃,香香的*米味,嚼起来特别劲道,你可以沾着油吃,亚麻油的香味和*米面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特别爽,喜欢吃甜的,还可以沾着黑糖和白糖吃,我喜欢在炉子上炖一团自己家做的粉条,就着粉条吃*米糕也是一种美味,这个我们吃的老家叫做“mianxingao”,具体怎么写我也不会写。
吃完以后开始了下一个进程,这个过程就全家都可以上阵了,女的做年糕皮,男的包年糕,手法其实和包子差不多,但是年糕皮只能用手做不能用工具。年糕可以做好几种,一种是红豆和糖煮出来的红豆馅,一种是土豆丝和其他菜叶配合,口感是咸的,还有一种是包红糖块。最后一种是什么也不包,就刚才吃的那种,揉成一个圆的压扁直接下锅就好。
这个就可以吃了老家叫“mianxingao”包好以后,在锅里放半锅油,烧开,就可以下锅煮了,直到金*就可以捞上来,这个时候吃起来外焦里嫩口感极好,而且还有*米面以及其他食材的味道参合在一起好吃极了,我的最爱是土豆丝的和那个什么也不包的。
这个时候一般是不吃的,家里大人会炒几个菜,在这短时间,孩子们就会拿着刚煮出来的年糕,到前后左右的邻居家给他们尝一尝,每家似乎一般是八个或者九个,具体我忘了,然后在送给同村的亲戚家,所有弄完以后,太阳也落山了。
把家里的牲口喂好,拴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了,虽然一天是忙碌的,但是都很开心。喝点小酒,吃点炒菜,吃几个年糕,在当时估计是最快乐的事情了,如果村里有亲戚的可以叫过来大家一起吃,我印象中经常有一个画面就是我们家和几个亲戚一边吃一看侃天说地,一边看宰相刘罗锅,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生活虽然苦点,但是还是开心的。
这么多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村子里的人少了,虽然每年做年糕,越来越少了做的,多了吃不了,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邻里之间互送年糕的习惯也没了。社会发展了,人情味也慢慢的变淡了,不过好的是年糕还在继续。
年前我在北京买了几个炸糕,口感和老家自己做的还是差了很多,没有嚼劲,黏黏的,而且那股油味太冲了,没有油该有的香味,糕里边的馅似乎少了佐料,总之似乎差点,不过也是,虽然当年物质匮乏,但是用的材料都是极好的,*米面是新磨的,油是自己榨的,菜是自己种的,要比现在市场上的好很多。
说的我都想吃了,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