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过渡地带,珠江上游的南、北盘江环绕,是滇桂黔三省区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素有“西南屏障”“滇黔锁钥”之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迤逦,民风淳朴,气候宜人。全州共辖2个市6个县,即兴义市、兴仁市、安龙县、贞丰县、普安县、晴隆县、册亨县、望谟县。州境内除汉族外,有布依族、苗族、彝族和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最年轻的一个州,年5月1日,正式成立。布依族、苗族等多民族长期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生活,团结和睦,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在日常生活中根据本地食材制作出很多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特色美食。比如安龙县的饵块耙、贞丰县的粽粑、册亨县和望谟县的褡裢耙、花米饭等等。在黔西南州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不仅对这些美食人人知晓,而且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或者购买用来走亲访友。
饵块粑安龙县的饵块耙类似江浙一带的年糕和云南的饵块或饵丝。但是它既不是年糕也不是饵丝,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都知道米做的食品特别多,若是糯米做粑粑就是"糍粑",糯米磨粉做就是年糕,都有别于饵;“米面蒸之则为饵”。去黔西南州少数民族地区有一样家喻户晓的食品“饵快耙”,制作饵快耙关键是米的性质,用一种不粘不糯的大米,通过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枕头形状。下面我将把年糕、饵丝和饵块耙的主要区别归纳为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选材不同。江浙一带的年糕是用糯米粉、白砂糖、生油、桃仁、瓜仁、瓜条和青梅等食材;云南的饵丝是用当地"*皮谷"制成。贵州省安龙县饵块粑采用本地传统优质"老红香"碗谷米(俗称“毛稻”米)制作,该碗谷米的米质特殊,天然纯香,生长期较长(约在天左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米质结构紧密,腹白度小,透明度较大,富有光泽,因此它的品质特征好,在当地属米中之王。二是制作工艺不同。年糕制作:配料→和面→蒸制→折糖→撒果料→冷却→成品;云南饵丝制作主要是用当地有名的"*皮谷"米→打浆→蒸制→米皮→切丝→成品,与我们安龙的剪粉制作工艺类似。安龙饵块粑是用“碗谷(毛稻)米”→用水浸泡→蒸煮→冷却→再蒸煮→揉捏→冷却→成品,主要是选取品质好、有香味、界于糯米和粘米之间“红壳晚米”制作而成。在机器制作饵块粑之前,打(舂)饵块可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打饵块粑一般都要有5、6个人协同配合才能完成)。春节前,先将泡过一晚上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凉干冷却后撒适量的水再次放到木甑里蒸八九分熟就可以放进碓窝里舂了,舂好后要迅速放在案板上揉捏成枕头形状冷后放入冷水中保存,这就是饵块了。平时需要吃时就取出切成块和丝就可以煮了。现在的制作工艺是在继承了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借现代机器通过六道工序精制而成,现在用真空包装在常温下可以保存1个月,冰箱保鲜层可以保存3个月,而且无任何色素、防腐剂等。三是味道不同。江浙年糕具有桃仁、瓜仁、青梅等香味,甜粘适口。云南饵丝质地既有"筋骨"又软,入口柔糯。而安龙饵块粑富有光泽,吃起来质地细腻,粘稠适中,松软可口,扣弹有嚼劲;它有一种天然的毛稻米特有的醇香,吃着香气怡然,风味更是独具特色。
煮饵块粑那么独具特色的饵快耙它起源于何时、主要是哪些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呢?饵块粑的起源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广西、贵州、云南都有人称是饵块的发源地。据考证,布依族起源于古代濮族(蜀国八族中的一族)的一支和百越(古代南方诸族的泛称)的一支。濮族是我国古代南方一个很大的族系,因与楚人在江汉流域进行的战争中失败而被迫向贵州、云南、广西一带迁徙,在南、北盘江畔与百越民族融合形成"濮越"民族,即布依族。据当地布依族传闻,由于濮族人在战败后向贵州迁移过程中,不便生火做饭,百姓饥困不已,族人只好用围于腰间的长布带和头上的帕子(布依族人头上包裹的布带)缝成圆筒状,将煮熟的米饭装入布包,背于双肩,长途跋涉于迁徙的路途中,米饭在途中经过日日夜夜长时间的风吹、雨淋、日晒,并在行*休息和途中夜晚睡觉时的滚压,几经揉挤,变成饭粑。濮族人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刀将其切成小块烧煮,烧烤时小块的米粑烧得变糊起泡,极其象人的耳朵,当时被濮族人称之为"耳"粑。在整个迁徙过程中,濮族人就靠吃这种"耳"粑及野菜维持生存、充实体力、抵御疾病,从而渡过了难关,挽救了整个"濮越"民族。后来布依族人为了纪念"耳"粑在迁徙过程中的丰功伟绩,视其为一种吉祥、神奇的食品,就用其来在年夜祭神、岁朝奉供祖先,成为一种节日食品。
从一些历史事件和民间传说可以找到饵块粑的发展脉络。在贵州安龙县有一个传说:明末清初,年,明朝灭亡后,在广东省肇庆登基的南明永历皇帝在逃亡过程中,经广西迁入我省安龙,永历仓皇奔逃到安龙时,生了一场大病,全身发冷,无奈中进入当地一农户家休憩养病,巧逢农户家正在打"耳"粑祝寿,众人见状,提议用布包将刚打好的烫热"耳"粑包住当作枕头,为其取暖御寒,永历皇帝才得以救助。烫热的"耳"粑经永历皇帝当作睡枕后,逐渐冷却成类似于"枕头"状的外形,"耳"粑因此被布依族人作为皇室之物称为"枕头粑",象征着健康、吉祥与安康。在云南也有一个传说:永历帝在被吴三桂追击,一路奔波到腾冲时,已数餐未进,腾冲的村老以饵块加自己家中仅有的一点好东西凑合在一起炒一炒,进献永历帝。哪知道这"急就章"因腾冲饵块质地上佳而为永历帝赞赏,说是"救了孤的大驾",后这种炒饵块就被叫做"大救驾"。从以上两个地区的民间传说可以看出,饵块粑与我们云贵高原地区、广西的布依族有密切关系,同时与南明永历皇帝逃亡有关,因为南明永历皇帝曾经在从广东到广西,辗转到安龙居住了4年,后来逃到云南、缅甸,缅甸国王将其交给吴三桂,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今天当我们沿着永历皇帝逃亡的路线走下去,会发现沿途老百姓都有做饵快耙和饵丝吃的习俗。笔者认为对历史感兴趣的可以去认真研究一下这方面的历史;所以说我们饵块粑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内涵。从某个角度看,我们在品尝、了解民族美食的同时,也是在与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对话。
“饵块粑”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西汉元帝时(前48~前33)*门令史游作的《急就篇》上(该书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其记载有"饼饵麦饭甘豆羹",颜师古注了一条"溲米面蒸之则为饵";五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说"粉米蒸屑",米是弄碎的。现在的做法是把米泡了蒸熟,上碓去舂,舂透就是饵,当然现在也可以用机器制作。总之,总结一句话就是“饵块粑”就是大米蒸为饭后做成的一种粑粑。
饵块粑的吃法饵块粑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切成片状、丝状,煮吃、炒吃、蒸吃、炸吃.我们少数民族地区最常吃的方法有7种吃法:甜的饵块粑:先将饵块粑切丝,取适量水在锅内烧沸腾,放入红糖、甜酒,放入饵块粑切丝煮到饵块粑切丝漂在水面就可以吃了。也可以用汤圆、鸡蛋一同煮。荤的饵块粑:把饵块粑切丝(还者切从小片三角型状),五花肉炒至半干,放适量姜、西红柿、大蒜苗再一起炒熟,加水适量,再放入的油渣一起煮,煮至饵块粑浮至水面,饵块粑切丝(还者切从小片三角型状),加点自己喜欢的小白菜或者豌豆尖(苗)等蔬菜,煮好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上酱油、椒油,鸡精、味精、胡椒粉、葱葱。炒的饵块粑:提前准备好冲菜(青菜苔,将水烧开将青菜苔放入开水中迅速掳一下捞出来放在容器中盖上盖)切细,将饵块粑切丝,放适量姜、西红柿、大蒜苗、肉(油渣、香肠)、冲菜一起炒熟(可以根据自己喜爱添加各种佐料)。烧烤的饵块粑:切成一厘米厚,用柴火、或者碳火烤,烤至焦*,蘸蜂蜜,或者豆豉辣椒水吃味道特别。炸的饵块粑:将饵块粑切丝阴干保存起来,吃时,用菜油炸至焦*,脆、酥、可口,是一道很好的下酒的美味。火锅煮的饵块粑:切片放入火锅内当菜下饭吃。
馈赠佳品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红壳晚米和花边晚米素有“皇城贡米”之称,因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米质晶莹剔透和软糯甘甜。安龙县人民根据‘红壳晚稻’、‘花边晚稻’、‘粳稻’、‘红高粱’的特性,挖掘出“红壳晚饵块粑”、“花边晚饵块粑”、“粳稻晚饵块粑”、“红高粱饵块粑”等系列产品。
因为饵块耙是熟食品,食用方式多样,根据每一个人的口味不同做工简单方便,特别是上班族忙于工作、小孩子忙于上学,没有更多时间做饭,煮饵快耙吃只要10分钟左右就能够搞定;一般家庭平时在冰箱里储存几个饵快耙,忙的时候能够解决燃眉之急。特别是在野外工地上做工的人们,有时不方便购买蔬菜,只要有饵快耙就有办法吃饱肚子。
饵块粑是黔西南州人民特别喜爱的食品,特别是在春节前后家家户户必备,走亲访友馈赠佳品,称得上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具有少数民族地方特点的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