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这些80后最大的已经到了不惑之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是爱回忆曾经的青葱岁月,春节更是曾经我们这批八九十年代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小孩儿,小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我的老家在东北农村,当年我们小时候真不是把这句话当做顺口溜,从腊八开始数着日子盼过年。那时物资匮乏,过了腊八大家基本等于要告别吃了一年的玉米面饼子,要改善生活了。
过了腊八家里首先开始摊煎饼,不是咱们现在外面卖的那种加鸡蛋的煎饼,是那种山东大煎饼,再配上储存的大葱,蘸上点自家使用豆腐渣做的大酱,咬一口用现在的话说,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吃上几天煎饼后,家里就开始蒸豆包了,使用*米配上红豆馅做的豆包,既当菜又当饭了,蒸完拿到外面冻起来,放到大缸储存,基本上直到二月二以前家里主要就吃这个了,现在看来这还是粗粮,但当年这已经算是改善生活了,当时家庭条件好的还会再蒸一大锅年糕。
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会吃饺子,我记得当年一般都是白菜加大油,直到90年以后,小年饺子才开始放肉。腊月二十四开始,亲戚养猪的开始杀年猪,大人去帮忙,顺便割点肉过年,我们小孩跟着去混一顿酸菜白肉血肠吃;我记得最开始好像是割五斤肉、然后随着生活不断变好,到九五年我记得直接割了半头猪,也是那一年我第一次吃到自己家炖的猪头肉。
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大人大扫除,小孩开始抠挂钱,小时候天气感觉比现在冷,大扫除擦玻璃得中午这段时间去擦,要不玻璃沾上水就结冰了,整个大扫除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一般得忙到腊月二十七才忙完。
腊月二十八全家会去赶大集,其实也没啥买的,一般也就买点带鱼、干豆腐、白豆腐、香肠,猪头肉、碗托,再买点鞭炮、对联,裱纸,给我买套新衣服,春节年货就买齐了。
腊月二十九父亲会把家里养了半年多的公鸡杀一只,母亲开始炸素丸子,带鱼裹上面过油,还会拿一块肥肉,肉皮片抹上蜂蜜过油,炸至肉皮焦褐色,状态和我们吃梅菜扣肉的白肉差不多,但吃法不一样,炸好白肉切片碗底放上姜、放上白肉、浇上陈醋,放锅里蒸,我们东北叫大肉,根据切法不同,切片叫白片,切块叫三尖,属于过年时招待重要客人必上的两道菜。
到了年三十,一般早起随便吃点,父母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我们小孩开始叠裱纸,中午约上同族兄弟一起去上坟,回家家里的午饭也差不多了,但是年三十的午饭都比较晚,基本都是六个菜,一盘丸子代表团团圆圆,一盘鱼代表年年有余,一盘猪头肉代表鸿运到头,一盘鸡代表吉祥如意,一盘豆腐代表平平安安,再凑一碗大肉齐活,一般过年这天是不吃酸菜的。
吃完午饭,父亲把火盆找出来,底部放上芝麻杆,上面放上玉米肘,最上面再放上木头,母亲开始剁饺子馅,最初时家里没有电视,我们小孩拿着小炮开始到处疯,一直会玩到晚上十点多回家吃年夜饭,这时父母已经把饺子包好,等到12点妈妈先烧水,全家洗脸洗手洗脸,然后我和父亲先把火盆点着,进行发纸、妈妈煮饺子。不知其他地区有没有,我的家乡是是每一个门口,每一个神位都放几张裱纸,一定从外面向屋里按顺序烧,这套流程走完,点鞭放炮回屋吃饺子,父母首先在座位坐好,我给父母磕头拜年,父母会给压岁钱,那时一般都是一毛,对于我来说真是一笔巨款。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还是吃饺子,饺子吃完就开始在村里走街串巷拜年了!无论去谁家都能混点花生瓜子糖块吃,同族本家那里还能混个几分压岁钱。当时有个说法是下午不拜年,下午大人会聚一起打扑克,我们小孩会继续拿着小炮四处放。
初二、初三一般都是去姥姥、姨、姑姑、舅舅家拜年,一般都是大一点的表哥接着我们小的一起去姥姥家集合,然后中午在姥姥家大吃一顿,再由表哥们给送回来。
初四开始村里秧歌队打鼓聚人,初六秧歌出会,我们就开始每天跟着秧歌队跑,这时收到的压岁钱开始有地方花了,每天会花5分钱给自己买一根冰糖葫芦,现在想起来那时真的有点傻的可爱,同样秧歌一看就是十来天也不觉得腻。
就这样一直到正月十五,这时也是最热闹的,白天县城会有各村秧歌汇演,晚上村里还会放烟花。
曾经春节很简单,物资也不丰富但真的很开心很开心,随着这些年生活不断变好,但再也找不到那份纯真,人与人之间总觉得隔着什么!
好怀念曾经的春节,简单但温馨!